首页 > 历史 > 秦腔史 > 列表

第一节 秦腔起源诸说

    秦腔, 戏曲剧种, 即乱弹。其起源说法不一, 一般认为出自陕西、甘肃及山西的民歌小曲, 由民间流行的弦索腔演变而成。因采用梆子击节, 作“桄、桄” 声, 又名梆子腔或“桄桄子”。陕西、甘肃一带古为秦地, 故称秦腔或西秦腔,...查看详细 >>

标签:秦腔史

第二节 作为成熟戏曲形态的秦腔的产生

    前文我们提到了清初刘献廷的《广阳杂记》卷三“秦犹新声, 有名乱弹者, 其声甚散而哀” 之言, 这告诉我们大约在明末清初, 秦腔这种戏曲艺术形态就存在了, 但是由于这一时期的秦腔见于资料记录的很少, 因此很难断言这已经是秦...查看详细 >>

标签:秦腔史

第三节 明代末年秦腔的成熟与传播

    前面章节已经提到, 秦腔的成熟过程大约在明末已经完成。之所以这么说,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 这时候秦腔已经有了成熟形态的家班演出形式。这一时期的班社有的是当时的戏剧名家家班, 有的是为了生活而登台的江湖班社。这些...查看详细 >>

标签:秦腔史

第四节 秦腔与花雅之争

    清康熙初年, 昆山腔在戏曲舞台上占主导地位, 康熙二十七年(1688) 和三十八年(1699), 名剧《长生殿》和《桃花扇》先后问世。它们的演出展现了昆曲如日中天的盛景, 同时也似乎预示着昆曲日盈则昃的开始。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大徽...查看详细 >>

标签:秦腔史

第一节 秦腔的音乐结构

    秦腔音乐由唱腔、曲牌、打击乐和念白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唱腔占据着主导地位。秦腔拥有十分复杂且成熟的音乐控制, 要对它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就需要对其构成逐一解剖,“层层剥笋” 式地把其最精华、最核心的特质展示出来...查看详细 >>

标签:秦腔史

第二节 秦腔音乐与梆子腔系统

    秦腔作为梆子腔系统中的重要剧种, 为这一系统的其他剧种提供了充足的音乐养分, 甚至有人在谈到梆子腔的时候以为那就是秦腔。这种概念混淆的情况不仅出现于普罗大众中, 就是对于专门的研究人员, 他们往往也很难廓清梆子腔系...查看详细 >>

标签:秦腔史

第三节 秦腔音乐与京剧

    京剧与秦腔同是板腔体剧种, 最早开创并使用板式变化体结构的却是秦腔。据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简史》所述:这种形式起源于说唱文学。早在敦煌唱本里就流行七言诗和十言诗体形式的对局说唱, 后世的词话、诗话、俗讲、弹词...查看详细 >>

标签:秦腔史

第一节 秦腔传统剧目概述

    (一) 秦腔传统剧目的题材与主题秦腔剧目繁多, 历来就有“唐三千, 宋八百, 数不清的三列国” 之说, 据《秦腔剧目初考》一书的不完全统计, 上古剧目3 个, 夏商周剧目133 个, 秦代剧目9 个, 三国时期剧目85 个, 两晋南北朝剧目24 个,...查看详细 >>

标签:秦腔史

一、剧目概述

    易俗社的经典剧目有《白蛇传》《一字狱》《三滴血》《火焰驹》《柜中缘》《游西湖》《游龟山》《三回头》《看女》《西安事变》等。其中既有传统改编剧目, 也有易俗社剧作家自行创作的剧目。这些剧目极大地丰富了秦腔的舞...查看详细 >>

标签:秦腔史

二、剧目分析

    《三滴血》是著名剧作家范紫东的代表作, 自1918 年被推上舞台以来, 近一个世纪始终活跃于秦腔舞台, 成为西北观众家喻户晓的经典剧目。该剧讲述了一个滴血认亲铸成大错的故事, 具有较强的现实教育意义。三次滴血, 掀起三次波...查看详细 >>

标签:秦腔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