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诗社故址——翠微楼

    翠微楼在南山古寺大殿后,约于明末清初始建,乾隆五十九年(1794)重修。位于金沙镇东市运盐河南岸,现属北山社区。在乾隆嘉清时期,金沙建立了最早的诗社,因以翠微楼为社址,故称“翠微诗社”。翠微楼青砖黛瓦,七架木质梁柱,明清的...查看详细 >>

标签:通州历史文化

金沙石牌坊

    金沙镇的石牌坊(节孝坊),有两座:一在“东弄”底与北市街交界,即孙儆西宅和昝国记菜馆相邻处。一在双井巷中,卫生药房背后,盛朗卿宅大门外东侧。北市街的石牌坊系光绪十九年(1893),为旌表孙儆之母曹氏的“节孝坊”。牌坊由麻石...查看详细 >>

标签:通州历史文化

蒋氏旧居

    金沙原第二高等小学(俗称“南校”,今为金沙小学)后的“南校北弄”中,旧时有家被称之谓“西蒋”蒋琢如的宅第。蒋氏原籍江南常熟,为金沙望族。清乾隆年间,家资百万,雄甲一方。宅第一进数堂,其构筑甚为宏大讲究(明三暗五的高...查看详细 >>

标签:通州历史文化

沧园

    金沙绅士、清末举人孙儆(字谨臣,晚号沧叟),民国元年(1912)被推选为江苏省第一届议会议员、第二届议会副议长。民国3年,江苏省议会组织议员赴日本考察,孙儆为考察团团长。考察期间,他见日本多有填海得田,建造人工名胜之处,于是...查看详细 >>

标签:通州历史文化

金沙河房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金沙设盐课司,渐成集镇。店房和民居,绝大部分建在运盐河两岸。至清末民初,东西街道长约3 华里,南北街道长约1 华里,建在运盐河两岸的河房达300 余间。据民国21年(1932)南通县金乐区商会会员名册,正式商号就有...查看详细 >>

标签:通州历史文化

涵闸

    金沙镇辖区内的涵闸,建于明清时期的已无从查考。建于民国时期的有同乐涵洞。同乐涵洞(或叫同乐闸),建于1924年5月,1 孔,地点在金沙镇西北、穿越同乐镇的范公堤下南侧(属金北村)。墙高6.4 尺,宽10 尺,叠梁式木闸门,人工启闭,用来疏...查看详细 >>

标签:通州历史文化

堤岸

    范堤,清乾隆年间汪嶪纂修的《州乘一览》载:宋天圣初(1023),范仲淹监西溪(今东台市)盐仓,悯卤潮夺民稼,白发运使张纶,请堤通泰海三州障咸潮。发夫四万筑堤,址厚三丈,面一丈,高五尺,长一百二十四里零百三十六丈,外盐内稼,民蒙其利...查看详细 >>

标签:通州历史文化

坝头

    海坝,俗称“海坝头”。位于金沙镇东南进鲜港口,现属高新区。据《两淮通州金沙场志》和《南通县水利志》载:“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七月,海溢,由进鲜港坍及市上民舍”。潮退以后,于是年上任不久的金沙场大使朱必琳组织民工抢...查看详细 >>

标签:通州历史文化

张攀桂故居

    旧时在金沙镇后街、“辕门弄”之西和姚味香宅第之东,有一大片房产,坐北朝南,约20 余间。此即清同治二年(1863)癸亥榜进士张攀桂的府第。张府大门面南,旧有书箱式文墩一对,大门两侧各有厢房2 间,大门后即为敞厅,敞厅后为3 间正厅...查看详细 >>

标签:通州历史文化

朱星堂故居

    清同治年间的武举人朱星堂,为南通五山总兵麾下的一名马兵都司,统领数百名兵勇。他身材高大,膂力过人,善骑马射箭,娴熟十八般兵器,且其酒量惊人,实属一介勇夫。据说他手指的硬功甚为利害。有次去酒肆饮酒,嫌酒保取酒太慢,只...查看详细 >>

标签:通州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