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本的起源

    版本的起源出自图书形成的法式。图书是用文字表达人的思想意识,阐发事物的义理,描写人和事物的情状。它的内容,如果只凭口传耳受,难免不以讹传讹,失去原来面貌,而且也不容易传播于四方,行之于久远。必须凭借一定的物质材料...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古籍版本

二、写本的起源与发展

    书的形态,最先是简牍。简以竹为之者,叫做竹简,以木代竹者,是为木简。把数简编连起来,称为策或册。而以柔皮编的,叫做韦编。《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读《易》,韦编三绝。”我国书籍,自商周之有《周易》以来,已二三千年...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古籍版本

三、抄写本

    抄写本始于周朝的简策。所谓“漆书壁简”,是简策用竹梃点漆书写,虽材料与用笔书写于纸者不同,而其义则一,当可视作写本的开端。这种简策,既笨重又不便于手拿着阅读,故有间用丝织品抄写书籍。帛、素是丝织品总名。《墨子·明...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古籍版本

四、刻印本

    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一个伟大的发明。何时用以刻印书籍,其说不一。要以实物可证的,则是唐懿宗时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一行;卷首有佛说法图一幅;画笔线条细劲;而字...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古籍版本

附录

    为了掌握图书版本的真伪,兹选数例作为参考郡斋读书志宋晁公武编。公武字子止,巨野人。世称昭德先生。南阳井宪孟藏书甚富,临死时,全以赠送公武,公武分别考论各书的内容,附述一些遗闻佚事,汇编为读书志。因他这时正守荣州...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古籍版本

1、汉代说

    (公元一六五年)明益藩庄王在他撰的《勿斋集》卷一中说:“汉灵帝时,诏刊章捕张俭等,是刻印之法,汉已有之”。近人莫伯骥从其说,“既有刻印之法,而书籍乃日用不可缺少之物,却乃抄写,恐无是理,则刻书实始于汉人,其说亦未尝无据...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古籍版本

2. 六朝说

    清道光间李元复在他撰的《常谈丛录》卷一里说:“书籍自雕镌板印之法行,而流布始广,亦籍以永传。然创之者初不必甚难。以自古有符玺可师其意,正无待奇想巧思也。窃意汉蔡伦造纸之后,当魏晋六朝宜有继起而为之者矣,但未盛行...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古籍版本

3. 隋朝说

    此说信从者甚多,他们的根据是明陆深在《河汾燕闲录》上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公元五九四年一月五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此印书之始,又在冯瀛王先矣。”陆氏所引的原始材料,系出自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十...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古籍版本

4. 唐朝说

    初唐时,劳动人民发明了雕板印刷术以后,何时用它来刻印书籍?以现有实物,可以确定它年代的,要推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咸通九年(公元六八八年)雕板印的《金刚经》,它用七张纸粘成一卷,全长十六尺,完整无阙。首扉页刻画佛在给孤独园...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古籍版本

1、五代

    (公元907-960年)刻本五代之称有二:一是唐称南朝宋、齐、梁、陈及隋为五代,是前五代。一是宋以后称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7)、后汉(947-950)、后周(951-960)为五代,是为后五代。这里所述的刻本,是后五代的刻本,通称为五代刻...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古籍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