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尚书》的今文经和古文经
1996-12

《尚书》是一部不完全的我国上古史料汇编。内容大体包括三个部类:一类是君主对臣民的训词或誓词;一类是臣下对君主的劝告或建议;再一类是其他古史传说资料。所以,《尚书》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宝贵史料。但是,由于儒家学派按照自己的政治理论来解释这些古史资料,所以一千多年以来,《尚书》又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大经大法”,封建帝王的施政总纲。我们在北京故宫里看到许多挂在柱子上的对联,写在屏风上的诗文,都很难懂,其中有不少就是《尚书》里的话。
这些上古的史料是怎样流传下来的呢?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我国自古就有给帝王、诸侯的言行作记录的史官。史官分“左史”和“右史”,一个“记言”,一个“记事”,各有职责。远古的史料就是通过这些言行录保存下来的。大体说来,记事的资料汇编就相当今天的“大事记”,《春秋》就是这种性质的文献;记言的资料汇编就像今天的“言论集”或“语录”,《尚书》就是这种性质的文献。不过从今本《尚书》经文来看,里边也有一部分记事,或记言记事间杂的材料。
像这样的材料,不要说从传说的尧舜时代起,只说有史可考的夏商周三代一千几百年,如果全部保存下来,不知道要有多少万件,可惜到了春秋时代就已经所余无几了。
从先秦古籍所引用的《尚书》文句看,有许多篇章是今本《尚书》所没有的。其中知道篇名的就有32篇之多。其他可以考知属于《尚书》的文句大约还有几十篇(据刘起釪《尚书学史》统计)。这样看来,先秦实际存在的《尚书》篇章至少还应该在百篇以上。孔子是曾经拿《书》作历史教材的。但是他当时选了多少篇教学生?到秦始皇焚书的时候,在儒家学派中流传的《书》是否就是孔子所选的那些篇?当时还保存着多少?都是什么?这些,现在都已经无法确知了。《汉书·艺文志》说孔子整理过一百篇《书》,应该说虽然“查无实据”,但还是“事出有因”的。一百篇,不算多。不过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定本《尚书》只有58篇,也就是明代《五经四书大全》所收宋代蔡沈的《书集传》(代表宋学)和《十三经注疏》所收唐代孔颖达《尚书正义》(代表汉学)中的58篇经文。《尚书正义》是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行的法定经文,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
为了手头没有《尚书》经文的读者看着方便,先把这58篇经文的题目列在下边:
虞书:尧典 舜典 大禹谟[mo摩] 皋陶 [gaoyao 高尧]谟 益稷
夏书:禹贡 甘誓 五子之歌 胤征
商书:汤誓 仲虺[hui悔]之诰 汤诰 伊训 太甲上 太甲中 太甲下 咸有一德 盘庚上 盘庚中 盘庚下说命上 说命中 说命下 高宗肜[rong容]日 西伯戡黎 微子
周书:泰誓上 泰誓中 泰誓下 牧誓 武成 洪范 旅獒[ao熬] 金縢[teng腾] 大诰 微子之命 康诰 酒诰 梓材 召诰 洛诰 多士 无逸 君奭〔shi是〕 蔡仲之命多方 立政 周官 君陈 顾命康王之诰 毕命 君牙 冏〔jiong〕命吕刑 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

以上就是《十三经注疏》本《尚书》58篇。总共有27134字。
但是,这58篇经文里,只有33篇是从先秦时代传下来的,其余25篇全不是。如果更确切一点说,这33篇实际上只是28篇,它们是:
虞书:尧典(+舜典) 皋陶谟(+益稷)
夏书:禹贡 甘誓
商书:汤誓 盘庚(上+中+下)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微子
周书:牧誓 洪范 金滕 大诰 康诰 酒诰 梓材 召诰 洛诰 多士无逸 君奭 多方 立政 顾命(+康王之诰) 吕刑 文侯之命费誓 秦誓

就是说,《舜典》本来是尧典的下半篇;《益稷》本来是《皋陶谟》的下半篇;《康王之诰》本来是《顾命》的下半篇;《盘庚》最早也不分上中下三部分。如果把这些篇章恢复原状,就只有28篇是从先秦流传下来的,其余全是后人,主要是东晋初的人利用先秦古籍中零星引用的《尚书》文句杂凑成文的,并非原物。打个比方:这58篇经文好比58件古器物。其中有33件是原来的古物,只不过有三件各被破成两件,有一件被破成三件,如果把它们复原起来,则实得28件完整的古物。另外的25件情况不同,一部分如同博物馆中用彩陶碎片复原的彩陶器,还有一部分则全是镶进古器物碎片的伪造的古董。说是假的,里边却又可能有一点真货;说是真的,却又并非全是原物,而且也未必是原形。今本《尚书》58篇就是这样一堆真伪参半的古史资料。我们开始接触《尚书》,只要了解那28篇(或33篇)真材料就够了,其余的伪篇可以置而不论。但是要注意伪篇也并非全无用处,要看我们怎么用。所以,为了全面了解今本《尚书》,有必要简单地介绍一点历史。
根据《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汉朝初年,山东有个叫伏生的人,以前当过秦朝的博士。他在秦始皇焚书时,密藏了一部《尚书》在墙壁里。刘邦平定天下之后,伏生取出密藏的书来,已经损坏了几十篇,只剩下29篇(实为28篇)了。伏生就用这些篇《尚书》在山东老家教学。汉文帝的时候,朝廷寻访能讲《尚书》的人,想请伏生来京城讲学。但是那时伏生已经90多岁,走不动了,于是就派了一名叫晁错的官员去山东就学。之后,《尚书》才又流传开来。这个记载大体是可信的。只是司马迁记载时多了一篇,成29篇。原来伏生所传《尚书》只有28篇。据当时著名学者刘向的《别录》记载,武帝时民间献过一篇《太誓》(伪古文中改称《泰誓》),武帝叫博士们去读,几个月之后,博士们写出《太誓》的注解。司马迁所说的29篇是连这一篇后出的《太誓》也算进去了(这篇《太誓》到东汉时,马融首先提出怀疑,实际是伪造的)。这就是“今文《尚书》”。
此外据史籍记载,从西汉中叶起,不断有“古文《尚书》”出现。按时代先后有几种说法:
1.《史记·儒林列传》说,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有一个家传本,比今文本多十几篇。
2.《汉书·艺文志》说,西汉宫廷藏书中有一个古文本,刘向曾经拿它和今文《尚书》对校,发现有许多脱简、脱字。
3.《汉书·景十三王传》载《河间献王传》说,河间献王刘德好访求古籍,曾得到过古文《尚书》。
4.《汉书·儒林传》说,成帝时东莱张霸献过一部古文《尚书》,有102篇,称“百两篇”。其中100篇为经文,其余两篇是汇录的那100篇经文的“书序”。经过鉴定,发现是伪造的。但是那一百篇“书序”却流传下来,并且有很大的影响。
5.《汉书·楚元王传》载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说,鲁恭王拆毁孔子旧宅得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16篇,由孔安国献给朝廷。
根据这些史料记载,可以相信当时西汉宫廷中确实收藏过古文《尚书》传本,刘向、刘歆都是亲眼见过的。但是它们的来历究竟如何,已经无法确知(有很大可能是孔安国的家传本献给朝廷的),而且这些古文《尚书》传本经过西汉末年的社会大动乱早已亡佚了。
到了东汉,学者杜林曾经在西州(西北甘肃一带)得到过一卷用漆书写的古文《尚书》。《后汉书·儒林传》说,杜林对于这卷漆书古文《尚书》“常宝爱之,虽遭艰困,握持不离身”。并且由一卷扩展成全书29篇。他谆谆嘱告其弟子卫宏、徐巡说:“古文虽不合时务,然愿诸生无悔所学!”这个漆书本,《隋书·经籍志》载明为29篇。许慎《说文解字》引用的“古文”也不出此29篇的范围,可知即是用的杜林本。这个本子并无西汉所传古文《尚书》多出的“逸十六篇”,反而同于今文篇数,可知这个本子和西汉古文本并不是一种本子。
漆书本古文《尚书》经过杜林的学生卫宏、徐巡、贾逵、马融以及马融的学生卢植、郑玄等人注释推广,在三国魏晋时代盛行起来。但是到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刘聪攻进洛阳(史称“永嘉之乱”)以后,再次散失。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说:“永嘉伤乱,众家之书并亡。”但是正如秦末时一样,还有一部分经书保存在民间。
东晋元帝在南方建立偏安政权之后,再次下诏求经。有个叫梅赜〔ze责〕(或作枚赜、梅颐)的官员献了一部有58篇经文的“古文《尚书》”,号称是西汉孔安国的传本,并且有据说是孔安国撰写的“书传”(即解说)。但是这部书的来历,直到今天也不清楚。据《经典释文·叙录》介绍:“江左中兴(指东晋建立偏安政权),元帝时豫章内史枚赜奏上孔传古文《尚书》,亡《舜典》一篇,购不可得,乃取王肃注《尧典》,从‘慎徽五典’以下分为《舜典》篇以续之。学徒极盛。”
这个本子上的注释吸收了前人注释的长处,不但基本上句句有解,而且简明扼要,极便学习,因此深受学者欢迎。到了南朝的梁代,它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承认,基本上代替了以前通行的马融、郑玄的注本,通称“孔传古文《尚书》”。到了唐代,孔颖达奉旨修《尚书正义》时用的就是这个本子,后来编进《十三经注疏》之内,也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今本《尚书》。
然而历史开了人们一个大玩笑。这部所谓的“孔传古文《尚书》”其实并不是孔安国传下来的先秦典籍,而是魏晋时代的人伪托孔安国的名义编集而成的赝品。作伪者为了符合汉人所说的古文《尚书》58篇之数,把相当于伏生所传今文28篇的经文拆改为33篇,此外再参用先秦古籍中引用过的佚《书》文句以及古籍中其他文句编造了25篇,合成58篇。就是这部来历不明真假参半的“孔传古文《尚书》”统治中国经学学坛一千多年之久。
然而假的总是假的。对于其中编造的赝品,宋代的经学家吴棫[yu玉]、朱熹都曾提出过怀疑。因为从语言上看,那25篇编造的“古文经”比伏生所传那28篇好懂得多。于是朱熹提出疑问说:“汉儒以伏生之《书》为今文,而谓安国之《书》为古文。以今考之,则今文多艰涩而古文反平易。”“然伏生背文暗诵乃遍及其所难,而安国考定于科斗古书错乱磨灭之余,反专及其所易,则又不可晓者。”朱熹不愧为好学深思的经学大师。他的眼光非常锐利。世界上一切皆能以假乱真,唯独语言不行。因为前代人说不出后代的话。不论多么高明的作者,只要他存心作伪,语言上必然会露出马脚来。此外还有许多史实上的问题,如有的干支不合于历法,有的地名出于孔安国之后,可见这些经文篇章和“孔安国传”都是后代人编造的。清朝学者阎若璩〔qu渠〕积30年之功,写成《尚书古文疏证》一书,列举128条例证,最后判定它是一部伪书。从此在它的名字前边加了一个“伪”字,称“伪孔传古文《尚书》”,简称“伪古文《尚书》”。其中的所谓孔安国“书传”称“伪孔传”,那25篇经文称“伪古文经”。



更多同类【中国文化史知识】......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