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药理学 > 列表
药理学 共有 542 个词条内容

一、受体途径

    受体(receptor)是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类特殊蛋白质,能识别、结合特异性配体并产生特定效应。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包括神经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和化学结构与之相似的药物等。配体与受体结合...[继续阅读]

药理学

二、非受体途径

    1.改变某些酶的活性有些药物可对酶产生诱导、激活或抑制作用。如苯巴比妥可诱导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加速胆红素的代谢,用于防治新生儿黄疸;新斯的明可抑制胆碱酯酶,产生拟胆碱作用,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2.参与或干扰机体的代...[继续阅读]

药理学

习题

    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副反应是在下述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A.中毒量B.治疗量C.无效量D.极量E.致死量2.以下关于超敏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预知B.一种病理性的免疫应答C.与剂量大小关系不大D.皮试阳性者禁用E.过敏体质...[继续阅读]

药理学

第一节 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的体内过程如吸收、分布、排泄均需通过各种生物膜,这一过程称为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在体内的跨膜转运方式主要有:1.被动转运是指药物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为不耗能的顺浓度差转运,膜两侧浓度差越大,药...[继续阅读]

药理学

一、药物的吸收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absorption)。除静脉给药外,其他给药途径均存在吸收过程。药物只有经吸收后才能产生全身作用。药物吸收的快慢、多少,直接影响药物呈现作用的快慢、强弱。吸收快且完全的药物显效快...[继续阅读]

药理学

二、药物的分布

    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称为药物的分布(distribution)。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吸收入血的药物可与血浆蛋白不同程度地结合,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称为结...[继续阅读]

药理学

三、药物的生物转化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称为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或代谢(metabolism)。肝是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其次是肠、肾、脑等。多数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失去药理活性成为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但有的药物如地西泮、水合氯醛等,其代谢产...[继续阅读]

药理学

四、药物的排泄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机体的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药物的排泄(excretion)。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从尿液排泄,其次是经胆汁从粪便排泄,挥发性药物主要经肺随呼出气体排泄,某些药物也可经乳汁、汗液排泄。(一...[继续阅读]

药理学

一、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

    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称为时量关系。药物的效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称为时效关系。若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作图,即为时量关系曲线(图3-1);以药效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作图,即为时效关系曲线...[继续阅读]

药理学

二、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达到全身血液循环内药物百分率,它是反映药物吸收情况的重要参数。生物利用度用F表示,计算公式为:生物利用度(F)=A/D×100%A为体内药物总量,D为用药剂量。生物利用...[继续阅读]

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