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内科临床药物 > 列表
内科临床药物 共有 81 个词条内容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

    高血压为常见的心血管病,除部分病人可找到原因外,多数为原发性,须长期进行降压治疗。对轻型高血压近来的观点认为最好采取非药物治疗,如限制钠摄入、控制体重、戒除烟酒、合理饮食、调整生活规律等,药物仅在非药物治疗无效...[继续阅读]

内科临床药物

第二节 抗心力衰竭药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住院率和死亡率也高。心力衰竭是症状性疾病,特定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和乏力,常伴特定的体征——体液潴留,此外心力衰竭也是一种进行性的过程。初始的心肌损...[继续阅读]

内科临床药物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

    药物用途用法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奎尼丁Quinidine片剂:0.2g属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口服主要适用于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经电转复后的维持治疗。对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期...[继续阅读]

内科临床药物

第四节 抗心绞痛药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个重要临床症状。其发生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心肌血液供应不足,造成心肌需氧与供氧之间的平衡失调。目前应用的抗心绞痛药,其作用或是减轻心脏...[继续阅读]

内科临床药物

第五节 周围血管舒张药

    药物用途用法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酚妥拉明Phentolamine(瑞支亭)注射剂:1ml:5mg1ml:10mg►为α1、α2受体阻滞剂,有血管舒张作用►用于预防和治疗嗜铬细胞瘤所致的高血压发作,包括手术切除时出现的阵发性高血压,也可根据血压...[继续阅读]

内科临床药物

第六节 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

    人体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血容量、血管阻力、血压。休克时由于上述三个因素的变化而造成组织灌注不足。在休克的治疗中,用血管活性药物调整血管阻力占重要地位。药物用途用法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去...[继续阅读]

内科临床药物

第七节 调节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由于脂质代谢紊乱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而引起,其病理变化首先是胆固醇及其他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着,继而内膜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局限性增厚,形成斑块,然后逐渐形成粥样物。因此,调节血脂代谢可以防治动...[继续阅读]

内科临床药物

第一节 祛痰药

    药物用途用法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氯化铵AmmoniumChloride片剂:0.3g,0.5g溶液剂:10%恶心性祛痰药,并有酸化体液及利尿作用。用于:①痰不易咳出;②碱血症口服►祛痰0.3~0.6g(溶液3~6ml),一日数次►利尿每次0.6~0.2g,1.8~6.0g/d&...[继续阅读]

内科临床药物

第二节 镇咳药

    药物用途用法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可待因Codeine(甲基吗啡)片剂:15mg,30mg注射剂:1ml:15mg1ml:30mg糖浆剂:0.5%中枢性止咳药,并有镇痛作用。用于:①剧烈干咳,伴有胸痛者更适用;②缓解疼痛►成人口服或皮下注射,一次15~30mg,一日3...[继续阅读]

内科临床药物

第三节 平喘药

    药物用途用法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奥西那林Orciprenaline(羟喘,异丙喘宁)片剂:10mg气雾剂:225mg(每喷0.65mg)为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哮喘型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所致的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哮喘口服:成...[继续阅读]

内科临床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