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耳鼻咽喉科临床药物 > 列表
耳鼻咽喉科临床药物 共有 29 个词条内容

三、消毒防腐剂

    药名、规格、剂型用途用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复方弱蛋白银涂鼻膏规格:10%能消毒防腐、保护黏膜。用于鼻中隔黏膜溃疡、干燥性鼻炎。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涂鼻:tid~qid无特殊弱蛋白银100g,薄荷油20ml,液状石蜡适量,凡士林加至1000g续...[继续阅读]

耳鼻咽喉科临床药物

四、抗变态反应及润滑防腐剂

    药名、规格、剂型用途用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2%色甘酸二钠滴鼻液规格:1ml:20mg(2%)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防止和减轻过敏反应。用于变应性鼻炎滴鼻:成人一次5~6滴,一日5~6次;儿童一次2~3滴,一日3~4次。对于季节性病人,在易发季节应...[继续阅读]

耳鼻咽喉科临床药物

五、血管硬化剂

    药名、规格、剂型用途用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普鲁卡因高渗盐水规格:(0.5%普鲁卡因和30%氯化钠溶液)用于治疗鼻中隔前端蚕豆大纤维血管瘤将本品1ml注入瘤体内后,见瘤体由红变暗紫,瘤体逐渐缩小并结痂,1周后于基底部再注入1次,7d后...[继续阅读]

耳鼻咽喉科临床药物

第三章 咽喉部疾病常用药物

    药名、规格、剂型用途用法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金嗓子喉片成分:薄荷片、金银花、西青果、桉油、石斛、罗汉果、橘红、八角茴香油疏风清热,解毒利咽,芳香辟秽。适用于改善急性咽炎所致的咽喉肿痛、干燥灼热、声音嘶哑...[继续阅读]

耳鼻咽喉科临床药物

一、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有以下3类:1.青霉素类如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甲氧西林、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等;2.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噻吩、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匹罗,口服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头孢...[继续阅读]

耳鼻咽喉科临床药物

二、氨基糖苷类

    【作用机制】氨基苷类主要作用于细菌体内的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并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氨基苷类在细胞内通过依赖于能量的Ⅱ期转运系统的参与与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造成错误的蛋白质插入细胞膜,导致细胞膜的...[继续阅读]

耳鼻咽喉科临床药物

三、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以具有大环内酯环基本结构而命名,其代表品种为红霉素。目前临床应用的大环内酯类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14元环: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等,近年来开发了酮内酯类;15元环:阿奇霉素;16元环:麦迪霉...[继续阅读]

耳鼻咽喉科临床药物

四、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具广谱抗菌作用为快速抑菌剂。作用机制与氨基糖苷类相仿,与核糖体30S亚单位A位上特异性结合,抑制肽链延长和蛋白合成。四环素可与线粒体的70S核糖体结合,抑制线粒体的蛋白合成,四环素对某些原虫的作用可能与此作用有...[继续阅读]

耳鼻咽喉科临床药物

五、氯霉素类

    【作用机制】氯霉素属抑菌剂,具广谱抗微生物作用,高浓度时或作用于对本品呈高度敏感的细菌时呈杀菌作用。氯霉素为脂溶性,通过弥散进入细菌细胞内,并可逆性地结合在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上,使肽链增长受阻(可能由于抑制了转...[继续阅读]

耳鼻咽喉科临床药物

六、氟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抗菌药是吡酮酸类化学合成抗菌药,具有4-喹诺酮结构。第一代品种萘啶酸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仅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第二代喹诺酮类,吡哌酸抗菌作用较萘啶酸强,具有一定的抗假单胞菌属活性,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和肠道感...[继续阅读]

耳鼻咽喉科临床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