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急危重症诊断与处理 > 列表
急危重症诊断与处理 共有 43 个词条内容

第二节 急诊与创伤手术的麻醉前处理

    一、血容量的估计和补充血容量的丢失包括血液中无形成分即血浆和有形成分(主要是红细胞)的丢失,血容量丢失过多(>30%)、过快,机体不能及时有效适应和体液补充,就可发生低容量性休克。因此,失血量的准确评估(包括血液无形成...[继续阅读]

急危重症诊断与处理

第三节 急诊与创伤患者麻醉管理要点

    一、麻醉前用药1.在不影响呼吸、循环稳定性的情况下,适当应用镇痛药。对危重患者,可免用镇静、镇痛药。对休克患者,应以小量、分次静脉给药为原则。2.急诊饱胃患者术前应给予H2受体阻断药或氢泵抑制药以降低胃酸度,减少胃内...[继续阅读]

急危重症诊断与处理

第四节 特殊部位创伤的麻醉处理

    一、颅脑创伤创伤性颅脑损伤是指机械性外力(高能加速或减速力)作用对脑的损伤,可能导致暂时或永久性神经和认知功能损害,并伴有精神状态的改变。GCS可对患者意识状态进行分级。低血压、高热、低氧和颅内压(ICP)升高都强烈提...[继续阅读]

急危重症诊断与处理

第一节 急性颅内高压症

    急性颅内压增高是多种疾病共有的一种症候群。正常成人侧卧时颅内压力经腰椎穿刺测定为0.69~0.78kPa(7~8cmH2O),若超过1.96kPa(20cmH2O)时为颅内压增高。一、颅内压的生理调节颅腔除了血管与外界相通外,基本上可看作是一个不可伸缩的...[继续阅读]

急危重症诊断与处理

第二节 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持续状态是神经科急危症,包括小发作持续状态、部分性癫痫发作持续状态,而以大发作持续状态最为多见和严重。大发作持续状态是指强直-阵挛发作的持续和频繁发作,发作间期意识不恢复;或者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min以上。如...[继续阅读]

急危重症诊断与处理

第三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s,TIA)、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一)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不可改变的,如年龄、...[继续阅读]

急危重症诊断与处理

第四节 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脑血液供应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坏死。可由于脑动脉管壁自身疾病致管腔狭窄,并发血栓形成而闭塞,也可以由于来自心脏或大动脉壁血栓脱落而成的小栓子,或脂肪、气体栓塞脑血管引起急性脑梗死...[继续阅读]

急危重症诊断与处理

第五节 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有脑部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实质内和脑室内出血,其中动脉破裂出血最为常见。脑出血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是急诊常见急症。一、概述脑出血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多在高血压和高血压所引起...[继续阅读]

急危重症诊断与处理

第六节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系统的常见急症,居脑血管意外的第三位,是由于颈内动脉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壁异常造成的局限性膨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生于20~60岁,女性发病率较男性略高。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病死率...[继续阅读]

急危重症诊断与处理

第七节 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占非损伤性脑出血发病的90%,发病年龄多见于50~60岁,以男性患者多见,在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中约20%为脑出血患者。1933年,Penfield首先报道了手术成功的病例,1965年,Caurico等提出,手术前神志障碍...[继续阅读]

急危重症诊断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