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胸部CT图谱 > 列表
胸部CT图谱 共有 104 个词条内容

三、肺门

    肺门主要指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正常淋巴结、脂肪组织、神经及结缔组织总和的投影。在CT图像上,其上界,右侧相当于尖段支气管起始部,左侧为尖后段支气管起始部;下界,至双下肺各基底段支气管起始部;外界,至肺段支气管起...[继续阅读]

胸部CT图谱

四、肺叶及叶裂

    右肺分三叶,左肺分两叶,在CT图像上肺叶的识别主要靠叶裂的位置来辨认。肺表面被覆一层浆膜,即脏层胸膜。脏层胸膜深入各叶裂构成叶间胸膜,肺纹理在近叶裂及近胸膜处消失,在CT图像上呈现片状乏血管区形似“裸区”,在HRCT图像上...[继续阅读]

胸部CT图谱

五、肺段及次级肺小叶

    肺段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肺组织构成的圆锥形结构,尖端指向肺门,底位于肺表面,各肺段均有其一定的位置,相邻肺段间以薄层结缔组织相隔,借助段支气管及肺段间肺静脉的走行可大致区分肺段。次级肺小叶简称肺小叶,每一个肺小叶...[继续阅读]

胸部CT图谱

六、肺淋巴管

    肺的淋巴管很丰富,分深、浅两种,浅淋巴管走行在脏层胸膜的深面向肺门部引流,深淋巴管伴支气管和肺血管向心引流,深浅淋巴管互相交通,又沿各自的集合淋巴管注入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正常时不易辨认,病理情况下表现为网状、点...[继续阅读]

胸部CT图谱

七、下肺韧带

    系肺门下方纵隔胸膜向肺胸膜移行之折返部分。其长度因人而异。下缘达膈肌者又称为肺膈韧带。42%的正常人可以在CT图像上见到,在两侧下肺静脉下方层面,表现为纵隔胸膜外侧细线条状或点状阴影;在膈上层面,多表现为薄的曲线状...[继续阅读]

胸部CT图谱

八、膈神经

    在下肺韧带前方,右侧从下腔静脉向外,左侧从左房向外呈一条或两条细线状阴影(图3—1—13)。图3—1—1气管软骨(a~c)a、b:螺旋CT立体重建显示气管软骨呈螺旋状排列(左、右前斜位,↑)。c:螺旋CT薄层扫描显示舌叶支气管软骨呈螺旋状...[继续阅读]

胸部CT图谱

一、正常纵隔横断图像

    1.胸廓入口胸腔入口在解剖上由第1胸椎、第一肋骨及胸骨柄等结构围成,为胸腔与颈部的交界,呈略为前倾的平面。气管的两侧及前方为甲状腺下极,左后方为食管。向足侧的层面上,气管两侧分别为左右颈总动脉,其前外方为两侧头臂静...[继续阅读]

胸部CT图谱

二、纵隔淋巴结

    1.大小:纵隔淋巴结大小变异很大,CT对于淋巴腺病的诊断是形态诊断,不是病理诊断。取正常淋巴结的上限为10mm,其正确率为70%;大于15mm的淋巴结,70%~80%有转移,20%~30%为良性或肉芽肿性非特异性增生。淋巴结的大小与其所在部位有一定...[继续阅读]

胸部CT图谱

第三节 胸膜、胸壁及横膈正常CT应用解剖

    正常胸膜很薄,除叶间胸膜外,常规CT上难以显示,在高分辨CT扫描(HRCT)图像上,胸腔前外及后外侧的肋骨之间可以显示1~2mm厚、呈软组织密度的线状影,它是由脏层胸膜、胸膜腔内少量液体、壁层胸膜、胸内筋膜及最内肋间肌五层结构共...[继续阅读]

胸部CT图谱

第四节 胸部正常CT解剖线条图

    A4无名动脉(头臂动脉干)A5左颈总动脉A6左锁骨下动脉A7腋动脉V4头臂静脉V6锁骨下静脉V7腋静脉M1斜方肌M6菱形肌M7冈上肌M8冈下肌M9大圆肌M10小圆肌M11肩胛下肌M12背阔肌M19胸大肌M20胸小肌M32骶棘肌O2肺O21气管O71食管S2肋骨S3肩胛骨S11椎体...[继续阅读]

胸部CT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