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口腔综合征 > 列表
口腔综合征 共有 206 个词条内容

第二节 淋巴瘤样丘疹病

    淋巴瘤样丘疹病(lymphomatoidpapulosis)又名:Macaulay综合征,淋巴瘤样苔藓样糠疹。自1956年以后,即有此病之报道,1966年Veralklo等首次对此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1968年Macaulay称之为淋巴瘤样丘疹病而得名。我国1978靳增英报道3例,之后有少数报道...[继续阅读]

口腔综合征

第三节 多中心性网状细胞增多症

    多中心性网状细胞增多症又名:Nicolau-Balus综合征,全身性巨细胞-组织细胞瘤,多中心性网状细胞增多症(multicentricreticulohistocytosis),网状组织细胞肉芽肿,假肉瘤性网状组织细胞瘤(pseudosareomatousreticulohitocytome),类脂性风湿病(lipoidrheumatism)...[继续阅读]

口腔综合征

第四节 光化性类网织细胞增生症

    光化性类网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慢性顽固性光敏性皮肤病,对光线包括紫外线甚至可见光均异常敏感。皮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类似于淋巴瘤,常反复发作,但多为良性可逆性,一般不累及内脏系统。一、流行病学患者绝大多数为50岁...[继续阅读]

口腔综合征

第五节 表皮原位癌

    表皮原位癌又名:Bowen病,原位癌,上皮内上皮细胞癌,上皮内上皮瘤,上皮内上皮癌。1912年Bowen首先报道2例慢性皮肤病的“癌前期”。一、病因病因不明。与长期接触砷剂或日光曝晒有关,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此外遗传和外伤亦可能...[继续阅读]

口腔综合征

第六节 先天性角化不良白内障综合征

    先天性角化不良白内障综合征又名:Schafer综合征,掌-跖角化障碍综合征,掌-跖过度角化综合征。先天性角化不良白内障综合征(congenitaldyskeratoiscatarctssyndrome)系1925年由Schmer首先描述,我国亦有病例报道。一、病因病因不明。先天性外胚层...[继续阅读]

口腔综合征

第七节 Little-Lassneur综合征

    Little-Lassneur综合征又名:头部假性斑秃-非萎缩性脱毛-播散性棘状苔癣三联症,非典型扁平苔藓。一、病因病因不明。有皮肤代谢障碍的特点,首先是表皮,特别是棘层及毛囊的糖原及黏多糖明显减少,表皮细胞的核酸水平及血管壁的碱性...[继续阅读]

口腔综合征

第八节 Csillag综合征

    Csillag综合征又名:慢性萎缩性苔藓样皮炎,Hallopeau萎缩性硬化性苔藓,VonZambrusch白苔藓,萎缩性扁平苔藓,硬皮病样扁平苔藓,白斑综合征,VonZambrusch综合征,硬化性和萎缩性苔藓综合征,白点病(whitespotdisease),滴状硬斑综合征,滴状硬皮病综合...[继续阅读]

口腔综合征

第九节 Fabry综合征

    Fabry综合征又名:弥漫性体血管角质(angiokeratomacorporisdiffusm),AndersonFabry综合征、Sweeley-Klionsky综合征、Ruiter-Pompen综合征、弥漫性全身血管角质瘤糖脂沉积症、出血性小结节病等。Mitchell等1977年报道三弟兄罹患本病的例子,但Fabry和Anders...[继续阅读]

口腔综合征

第十节 皮肤腺瘤

    皮肤腺瘤又名:Pringle综合征,对称性颜面红斑,皮脂腺性母斑,多发性母斑,颜面对称性纤维性血管扩张性母斑,皮脂腺纤维性母斑,毛囊性皮脂畸形瘤,颜面对称性脂腺性纤维性母斑,Pringle病。本病首先由BalzerMenetrier发现,次年Balzer及Grandho...[继续阅读]

口腔综合征

第十一节 Heck综合征

    一、病因病因不明。有学者认为是病毒引起,也有学者认为是隐性基因遗传。二、病理局灶性不规则上皮增生,具有钝头和梭形表皮角以及棘层细胞增大水肿,无病毒包涵体可见。三、临床表现发病年龄3~18岁,口腔黏膜有良性散在性无...[继续阅读]

口腔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