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肿瘤射频消融疗法 > 列表
肿瘤射频消融疗法 共有 218 个词条内容

(一)适应证

    已确诊的单腔或多腔脓肿,以单腔脓肿引流效果较好。引流前通过超声检查能建立安全的插管通道。介入治疗医师应与外科医师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权衡利弊。在出现并发症或失败时能有效地通过外科手段治疗。在有蜂窝织炎、脓液很...[继续阅读]

肿瘤射频消融疗法

(二)病人的准备

    了解凝血功能,如检查凝血酶时间、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应采用联合用药;给予支持治疗纠正病人一般情况;术前给予镇痛剂和镇静剂,术中视情况而定可追加镇痛剂。...[继续阅读]

肿瘤射频消融疗法

(三)禁忌证

    一些病例不适合采用经皮穿刺引流,如胰腺的蜂窝织炎,常为较大的炎性肉芽肿组织;先天性肝囊肿引流一般不能使囊壁塌陷;阿米巴脓肿应采用甲硝唑(灭滴灵)治疗。此外,一些情况更适合手术治疗,如:①贴近直肠的盆腔脓肿;②输卵管卵...[继续阅读]

肿瘤射频消融疗法

(四)操作步骤

    考虑到感染或有脓肿形成时,常采用18~22G穿刺针做诊断性穿刺。若病变较大可采用徒手穿刺,病变较小时应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抽吸液送细菌学涂片检查、细菌培养、常规及生化检查。有时抽吸液外观清澈可产生误导,经过革兰涂...[继续阅读]

肿瘤射频消融疗法

(五)置管技术

    采用18G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插入相应的深度。亦可在透视下进行,沿着超声引导下诊断用的穿刺针标记,平行插入达到相同的深度。拔除针芯可抽吸出脓液。将导丝插入Seldinger套管针内,进入脓腔并在其中盘曲。撤除套管针,用5~...[继续阅读]

肿瘤射频消融疗法

(六)置管后的处理

    置管后应保持引流通畅,24小时内体温应下降,体内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超声检查可见脓腔缩小。为保持通畅可采用负压吸引盐水反复冲洗等措施,如果体温不降,可能提示有多发性脓肿。...[继续阅读]

肿瘤射频消融疗法

(七)拔除引流管

    经过有效的脓肿引流,体温正常至少3~4日后,白细胞计数正常提示脓腔已基本闭合,这时引流物已基本消失,病人的临床症状也大大改善。实际引流时间应在2周以上,部分病人可达数月之久。...[继续阅读]

肿瘤射频消融疗法

(八)并发症

    脓肿引流的并发症并不常见,主要是出血、积脓、窦道或瘘管形成,腹膜炎和败血症亦有报道。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10.4%。...[继续阅读]

肿瘤射频消融疗法

(一)CT机

    目前临床上用的第三代以上的CT机都可以用来进行CT介入,扫描机架的窗口直径越大,操作越方便。若窗口较小,要注意选择合适长短的穿刺针,以避免在进床时碰到扫描机架。...[继续阅读]

肿瘤射频消融疗法

(二)穿刺针

    根据穿刺针的外径大小,可将穿刺针分为粗针和细针。14~18G(Gauge)为粗针,粗针口径较粗,获取组织多,针较硬,便于操作和掌握方向,但损伤较大。21~23G为细针,损伤小,口径细,又称安全针,但获取组织少,针较软,易弯曲,在通过肌肉较多的...[继续阅读]

肿瘤射频消融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