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临床肿瘤学 > 列表
临床肿瘤学 共有 434 个词条内容

四、放疗计划设计与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放疗的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多个领域、专业工作人员的分工协作,患者方能安全、顺利完成治疗并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一)放疗开始前的准备工作1.制订治疗方案采集病史,完成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确立恶性肿瘤诊断,明确肿瘤...[继续阅读]

临床肿瘤学

五、放疗的研究方向

    目前研究较深入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时间-剂量分割方式的改变通过不同的时间-剂量分割方式探索不同分次剂量、不同疗程对肿瘤控制的影响。超分割放疗、加速超分割放疗均有文献报道在不同的肿瘤放疗中取得了超过常规分割...[继续阅读]

临床肿瘤学

参考文献

    [1]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疗学[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8.[2]Halperin E C,Perez C A,Brady L W.Perez和Brady放射肿瘤学原理和实践[M].朱广迎,等,译.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3] Hall E J,Giaccia A J,Radiobiology for th...[继续阅读]

临床肿瘤学

第一节 肿瘤化疗的发展史

    1943年耶鲁大学的Gilman用氮芥治疗淋巴瘤,1948年Farber用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揭开了现代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又称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的序幕。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研发,恶性肿瘤的化疗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世纪50年...[继续阅读]

临床肿瘤学

一、肿瘤化疗药物的分类

    (一)传统分类法常用的抗肿瘤细胞毒药物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以下六大类,详见表1-4-1。1.烷化剂烷化剂是最早问世的细胞毒药物,直接破坏DNA的化学结构,抗瘤谱广,在体内半衰期短,毒性较大,常采用大剂量短程疗法或间歇用药。2.抗代...[继续阅读]

临床肿瘤学

二、肿瘤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肿瘤化疗药物种类繁多,其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根据药物的作用点可以将其作用机制归纳如下。(一)干扰核酸的合成代谢这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核酸代谢的必需物质相似,主要是通过阻碍核酸特别是DNA的合成,而起到杀伤细...[继续阅读]

临床肿瘤学

一、肿瘤化疗耐药的概述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的耐药性成为了影响化疗疗效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对药物存在固有的抗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constitutive resistance,亦称原发性耐药),在治疗开始时就表现出对药物的高度耐受;而另一些则在开始时对化疗敏感...[继续阅读]

临床肿瘤学

二、肿瘤化疗耐药的发生机制及其逆转

    (一)肿瘤化疗耐药的基础理论肿瘤细胞产生耐药的机制相当复杂,一般认为可能与肿瘤细胞的突变、肿瘤细胞的凋亡、肿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及肿瘤的负荷有关。(1)肿瘤细胞可因其固有的遗传不稳定性,发生自发突变而产生耐药。这种...[继续阅读]

临床肿瘤学

一、分类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化疗主要用于以下4种情况:①主要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某些进展期或晚期恶性肿瘤患者;②手术、放疗或手术联合放疗等局部治疗前的新辅助化疗;③对于早期患者手术及放疗后的辅助化疗;④腔内化疗。(一)化疗为...[继续阅读]

临床肿瘤学

二、联合化疗的原理及应用

    临床上除了极少的肿瘤(如绒毛膜癌、Burkitt淋巴瘤)以外,绝大部分肿瘤在可耐受的剂量下很难被单一化疗药物所治愈。联合应用不同的药物,既可以使每种药物发挥在人体允许的范围内达到的最大细胞杀伤作用,也能对有异质性的肿瘤...[继续阅读]

临床肿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