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意识障碍 > 列表
意识障碍 共有 214 个词条内容

谵妄的危险因素

    谵妄的危险因素分为病人因素和促发因素,病人因素即高龄、已有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严重的慢性内科疾病、孤独、曾发生过谵妄、视力差、严重急性疾病和高尿素氮;医源性因素如用药过多和监护治疗也可促发谵妄。见...[继续阅读]

意识障碍

谵妄的病理生理学

    目前,对谵妄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有以下几种解释。1.神经递质失衡谵妄的病理生理学中涉及乙酰胆碱、单胺类(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r-氨酪酸(GABA)、谷氨酸、组胺、内啡肽等多种神经递质功能的改变。多巴胺和乙酰胆...[继续阅读]

意识障碍

临床表现

    1.症状典型的谵妄常起病急骤,持续数小时或数日,起病方式取决于原发疾病。急性中毒、脑外伤起病急,感染及代谢性脑病起病较慢。慢性起病者常有前躯病症,如注意及思维表达程度发生障碍。谵妄的核心症状有三方面,分述如下。...[继续阅读]

意识障碍

谵妄的诊断

    导致谵妄的情况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如下四类:①症状性疾病继发地影响大脑;②原发的颅内疾患;③外源性的有毒因素;④物质滥用或戒断。DSM-IV按发病学将谵妄分类为:全身疾病所致谵妄;物质中毒所致谵妄;戒断物质所致谵妄。这个评估...[继续阅读]

意识障碍

谵妄的预防和处理

    对于危重病病人,要识别谵妄的危险因素,治疗其潜在原因,准确做出评估和诊断,及时处理行为失控(激越、精神异常)的症状,防止病人自伤或伤及他人。1.多方式策略采用多方式干预,包括对病人的反复再适应和提供认知刺激活动、非药...[继续阅读]

意识障碍

附:精神错乱

    精神错乱状态以周围意识及自我意识均发生障碍为特征,患者常有严重的不协调运动性兴奋,片段的幻觉和思维不连贯,躯体呈显著衰竭状态。病程较长,事后对病中体验全部遗忘,预后较差。精神错乱状态:同谵妄状态基本相同,亦属意识...[继续阅读]

意识障碍

发病率

    有研究证明,10%~30%的住院病人发生过谵妄,超过50%的高龄病人受累。有资料表明,老年人中谵妄的发病率比40岁的人群中高四倍。Chisholm等人(1982)的研究表明,在老年病人住院的某一时期内有30%~50%的人发生谵妄。Bedford等(1959)曾在老年...[继续阅读]

意识障碍

病因学

    1.谵妄的易感因素(1)人口特征和认知状态方面:年龄≥65岁的老年男性病人,有认识状态的改变,如痴呆、抑郁或有过谵妄史老年病人较容易发生谵妄。由于大脑及其特殊感受器官的衰老,使老年人在对躯体和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应激反应...[继续阅读]

意识障碍

发病机制

    (1)神经传递方面:Blass(1983)认为脑氧化代谢的损害可引起神经递质,特别是使乙酰胆碱的合成减少。脑内这些物质的相对缺乏可能是谵妄的主要致病的机制。Itil和Fink(1966)曾提出中枢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机制的平衡失调影响到中脑上行...[继续阅读]

意识障碍

临床表现

    1.认知功能障碍认识功能的广泛损害是谵妄的核心症状,它包括认识功能的三个主要方面,即知觉、思维和记忆都有某些程度的损害。此外,病人至少都有轻度的时间定向障碍,严重者还有地点的定向障碍。但是他们的自身识别能力却一...[继续阅读]

意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