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小儿康复 > 列表
小儿康复 共有 527 个词条内容

【临床分级】

    目前多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motorfunctionclassificationsystem,GMFCS)。GMFCS是根据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受限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所设计的一套分级系统,完整的GMFCS分级系统将脑瘫患儿分为5个年龄组(0~2岁;2~4岁;4~6岁;6~12岁;12~18岁...[继续阅读]

小儿康复

【直接相关检查】

    (一)头颅影像学检查(MRI、CT和B超)是脑瘫诊断有力的支持,MRI在病因学诊断上优于CT。(二)凝血机制的检查影像学检查发现不好解释的脑梗死时可做凝血机制检查,但不作为脑瘫的常规检查项目。...[继续阅读]

小儿康复

【伴随症状及共患病的相关检查】

    脑瘫患儿70%有其他伴随症状及共患病,包括智力发育障碍(52%)、癫痫(45%)、语言障碍(38%)、视觉障碍(28%)、严重视觉障碍(8%)、听力障碍(12%),以及吞咽障碍等。(一)脑电图(EEG)合并有癫痫发作时进行EEG检查,EEG背景波可帮助判断脑发育情况...[继续阅读]

小儿康复

【诊断】

    (一)必备条件1.中枢性运动障碍婴幼儿脑发育早期(不成熟期)持续存在:抬头、翻身、坐、爬、站和走等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障碍,或显著发育落后。功能障碍是持久性、非进行性,但并非一成不变,轻症可逐渐缓解,重症可逐渐加...[继续阅读]

小儿康复

【鉴别诊断】

    (一)运动发育落后/障碍性疾病智力发育与运动发育落后水平在一个等线上,伴有肌力、肌张力偏低,但没有明显的异常姿势,以此与脑瘫相鉴别。1.发育指标/里程碑延迟(developmentaldelay/delayedmilestone)包括单纯的运动发育落后(motordelay)、语...[继续阅读]

小儿康复

【肌张力测定】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运动的基础,表现形式有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力。只有这三种肌张力有机结合、相互协调,才会维持与保证人的正常姿势与运动。肌张力的变化可反映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和损伤...[继续阅读]

小儿康复

【姿势与运动发育评定】

    (1)Milani运动发育评价。(2)GMs(小婴儿的全身自发运动质量评估)。(3)Vojta七项姿势反射评价。(4)Peabody运动发育评价。(5)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6)GMFM(粗大运动88项评估)。...[继续阅读]

小儿康复

【智力发育评估】

    (1)CDCC婴幼儿智力测试量表。(2)0~6岁小儿心理量表。(3)韦氏(Wechsler)量表。...[继续阅读]

小儿康复

第六节 脑瘫的康复治疗

    (一)功能训练1.躯体训练(PT)又称“理学疗法”。以大的运动及下肢功能训练为主,利用机械的、物理的手段,针对脑瘫遗留的各种运动障碍及异常姿势进行一系列的训练,目的在改善残存的运动功能,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诱导正常的运...[继续阅读]

小儿康复

【概述】

    家庭康复就是通过生活照料人给予患儿全天候的康复,对患儿的吃喝拉撒、睡眠、玩耍、防病、治病的全方位呵护。...[继续阅读]

小儿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