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肾脏病实验室检验 > 列表
肾脏病实验室检验 共有 260 个词条内容

一、尿液化学方面的变质

    尿液是不稳定的物质,从新排出尿液就开始发生某些化学变化,因而6h、12h或24h后的检验结果与刚排出来的不同。排出的尿有多种化学反应,如胆红素和尿胆素原被氧化,抗坏血酸消失了,某些酯的水解和光解反应出现了,几乎所有的尿标本...[继续阅读]

肾脏病实验室检验

二、尿液检验质量的条件

    尿液质量的保证,是达到尿液检验目的重要条件。而尿液质控是尿液检验质量的必要手段。保证检验质量的条件有检验人员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条件,见表2-4。表2-4保证检验质量的条件条件条件1.获得适合的标本2.收集尿液于清洁的...[继续阅读]

肾脏病实验室检验

三、尿液标本的收集、保存与处理

    (一)尿液收集1.应当取新鲜尿,以清晨第一次尿为宜。较浓缩,便于对比。急诊病人可随时取尿。2.使用清洁一次性容器。3.容器上应贴上检验联号,最好应用条形码系统。4.尿标本应避免经血、白带、粪便混入。此外还应注意烟灰、糖纸...[继续阅读]

肾脏病实验室检验

一、尿量

    随气候、出汗量、饮水量不同而异。正常值一般健康成人为1.0~2.0L/24h。小儿按千克体重计算尿量,较成人多3~4倍。日间尿量与夜间尿量之比为2~3:1~2。【临床意义】24h尿量大于2.5L称为多尿,小于400ml/24h或小于17ml/h者称为少尿。小...[继续阅读]

肾脏病实验室检验

二、颜色

    正常尿呈淡黄色,主要是由于含尿黄素(urochrome)、尿胆素(urobilin)、尿胆原(urobilinogen)、尿红素(uroerythrin)、卟啉(porphyrin)等,在生理情况下尿颜色深浅受尿量、尿酸碱度、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尿颜色的深度常与尿比重相平行。常见的病理...[继续阅读]

肾脏病实验室检验

三、气味

    健康人尿液有一种芳香性气味。食用葱蒜、韭菜以及饮酒后,尿液可带有各自的气味。新鲜尿如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长,可能由于细菌分解尿素而放出氨味。另外患膀胱炎时也可放出氨味,含有大量酮体的尿液可散发出烂苹果味。...[继续阅读]

肾脏病实验室检验

四、透明度

    分为清晰透明、轻微混浊(雾状)、混浊(云雾状)、明显混浊4个等级。正常人排出的新鲜尿液,是清晰透明的,放置后可出现混浊,它是尿路黏膜分泌的黏液、少量的上皮、白细胞等物质所致,女性尿更为易见,正常情况下,也可因大量盐类结...[继续阅读]

肾脏病实验室检验

五、酸碱度(pH)

    1.试带法:采用双指示剂法。模块中含溴麝香草酚蓝(pH6.0~7.6)和甲基红(pH4.6~6.2),变色范围为黄色(pH5.0)-绿色(pH7.0)-蓝色(pH9.0),多由仪器判读,也可由肉眼目测与标准色板计较判读。2.pH试纸法:pH广泛试纸是浸渍有多种指示剂混合液的试纸...[继续阅读]

肾脏病实验室检验

六、比重

    【检测方法】1.试带法:又称干化学法,有仪器比色法和目视比色法。试带上有酸碱指示剂和多聚电解质。2.折射计法:有座式临床折射计法和手提式折射计法。利用光线折射率与溶液中总固体量相关性进行测定。3.尿比重计法:用特制的...[继续阅读]

肾脏病实验室检验

第四节 尿液渗透量检查

    【检测原理】尿液渗透量检查是反映尿中具有渗透活性粒子(分子或离子)数量的一种指标。与粒子大小和所带电荷无关,分子量大的蛋白影响小,是评价肾脏浓缩功能较为理想的指标。液体的渗透压是由溶质中的毫摩尔浓度而决定的...[继续阅读]

肾脏病实验室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