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脊柱侧凸 > 列表
脊柱侧凸 共有 126 个词条内容

第六章 脊柱侧凸融合节段的选择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脊柱三维畸形,如何正确地选择融合范围,一直存在争论。无论是外科医师还是患者,都希望在获取和维持良好的脊柱矫形和躯干平衡下尽量减少融合节段,保留更多的脊柱活动度。20多年来...[继续阅读]

脊柱侧凸

第七章 脊柱畸形翻修手术

    脊柱畸形翻修手术十分复杂,对脊柱外科医师有很大的挑战。需要综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电生理检查等确定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由于已经做过一次矫形手术,脊柱的生物环境通常不利于再次融合,所以在选择融合...[继续阅读]

脊柱侧凸

第八章 脊柱侧凸矫形围手术期处理

    脊柱侧凸可能是特发性疾病,也可能是由于外伤、肿瘤、感染性炎症、神经肌肉性疾病所引起,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患者的种类包括成人、小儿甚至婴儿。患者在围手术期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术前可能已经伴有心、肺等方面的功能障...[继续阅读]

脊柱侧凸

第九章 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神经系统功能监测

    随着脊柱手术方式与技术的普及,脊柱手术开展得越来越广泛,在解决患者病痛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术中神经损伤作为其中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常导致从躯体麻木到截瘫等一系列后果,造成巨大的家庭与社会负担。据统计,在...[继续阅读]

脊柱侧凸

第一节 术前教育

    脊柱侧凸患者及患者家属能自觉配合执行各项术前准备是手术前期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患者一旦入院,医护人员就应对患者及患者家长进行脊柱侧凸矫形手术认知状况与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并通过肺功能测定、侧凸程度评价等评估...[继续阅读]

脊柱侧凸

第二节 术后康复与指导

    一、术后指导由于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创伤大,且有金属植入物,易有死腔形成,所以不容易从出血量多少判定血容量不足,容易发生低血容量休克;术后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有条件时应送入ICU监护。(一)体位护理脊柱侧凸矫形术后返回病...[继续阅读]

脊柱侧凸

参考文献

    [1]陈晓菊.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0):81-83.[2]李燕晖,周秀平,郑艳红,等.18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行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手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649-665.[3]潘丽芬,谭淑芳...[继续阅读]

脊柱侧凸

第十一章 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

    近年来,随着三维矫形理论和内固定器械的发展,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L)成为特发性脊柱侧凸(IS)患者的术前评估和术后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越...[继续阅读]

脊柱侧凸

第一节 病因学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青少年骨骼肌肉系统中最常见的畸形之一,也是脊柱畸形中最常见的类型。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RS)定义脊柱全长X线片冠状面Cobb角>10°为脊柱侧凸,它在青少年中的患病率为2%~4%,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继续阅读]

脊柱侧凸

第二节 自然史

    对AIS的自然病史的彻底了解,允许采取恰当的干预以正面的方式改变它。不幸的是,很多早前的对特发性侧凸的长期自然病史研究显示,其预后并不好。然而,这些早前的研究报道混杂了神经肌肉型、先天性、婴儿型和青少年型脊柱侧凸...[继续阅读]

脊柱侧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