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骨科麻醉 > 列表
骨科麻醉 共有 176 个词条内容

第四节 酸碱失衡的治疗

    酸碱失衡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继发于多种病因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病因治疗应占首要的地位,只有去除病因才能从根本上纠正酸碱失衡。但是,酸碱失衡本身可对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构成了干扰和威胁,特别是对血流动力学和...[继续阅读]

骨科麻醉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一、休克的病因休克是强烈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常见的病因有:(一)失血与失液1.失血大量失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见于外伤、胃溃疡出血、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及产后大出血等。休克的发生取决于血液丢失的...[继续阅读]

骨科麻醉

第二节 休克的病理生理

    不同病因所致的休克,都有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细胞代谢功能障碍等变化,进而使某一器官或系统的功能衰竭。但在休克早期则依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别。就影响循环的部位而言,有中心和外周的不同,中心循环受损时主要是心源性休克,而...[继续阅读]

骨科麻醉

第三节 常见休克的临床特点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产生低血容量的病因甚多,一般归纳为四类。(一)失血性休克产生失血性休克的情况有异位妊娠,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穿通性溃疡,内脏破裂,血管损伤等。创伤引起的实质器官(如肝、脾等)破裂,大量血液丢失在体腔内...[继续阅读]

骨科麻醉

第四节 休克的临床表现

    一、心血管系统的表现心慌、气短,心率明显增快,常超过100~120次/min,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80~90mmHg,脉压差缩小,小于20mmHg,中心静脉压常明显下降,心律失常,心电图可表现出心肌缺血的图形。若伴有心衰,则可出现肺循环及...[继续阅读]

骨科麻醉

第五节 休克的监测

    一、基本监测(一)动脉血压分为: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平均动脉压。根据病人的基础血压,收缩压下降20%~30%以上,即进入休克。舒张压过高必将减少冠状动脉的血液灌注。脉压差正常值为30~40mmHg,由每搏量和总血容量所决定。平均动...[继续阅读]

骨科麻醉

第六节 休克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应充分认识到休克是多种病因诱发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无论何种类型休克,单纯靠一种或几种药物和方法常不足以逆转,因此对休克的治疗应强调综合治疗措施,其治疗原则包括:有效控制病因;输液、纠酸、扩...[继续阅读]

骨科麻醉

第一节 输血指征

    一、改善组织的氧供根据机体的氧供公式:DO2(ml/min)=CO(L/min)×CaO2(ml%)×10=HR×SV×[Hb(g/dL)×SaO2×1.34+0.0031×PaO2(mmHg)]×10。表明心输出量与心肌收缩力、有效的容量负荷及心率呈正相关。输血可以提高容量负荷,但输血并非是提高容量负荷的首...[继续阅读]

骨科麻醉

第二节 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主要是指根据患者所丢失或缺乏的血液成分补充相应的血液制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液成分为:全血,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物,浓缩血小板,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纯的血液制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复合...[继续阅读]

骨科麻醉

第三节 输血的相关问题

    一、血型红细胞血型为输血免疫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临床输血中问题最多的血型部分。我们常说的红细胞血型包括ABO血型、Lewis血型、MN血型、P血型和Rh血型。(一)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为第一个被发现的人类血型系统,也是与临床...[继续阅读]

骨科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