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胃肠手术策略及操作 > 列表
胃肠手术策略及操作 共有 592 个词条内容

四、糖尿病择期手术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目前围手术期血糖维持在何等水平对患者最为有利尚存争议,有待循证医学予以答复。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和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空腹血糖波动于4.4~6.1mmol/L为宜,随机血糖不超过10mmol/L,但过于严格地控制血糖会...[继续阅读]

胃肠手术策略及操作

五、糖尿病急症手术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在临床实践中,约30%的糖尿病患者不知自己已患有此病,因此,急症患者必须化验血糖、酮体、电解质及血气分析,以发现客观存在的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等情况。糖尿病急症手术前,必须纠正明显的酮症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因大出血等...[继续阅读]

胃肠手术策略及操作

六、糖尿病患者麻醉与手术

    1.麻醉选择糖尿病患者应激能力低下,应选择保证手术安全,便于手术操作及对血糖影响小的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及局部麻醉对患者血糖影响较小,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对术后心肺功能影响亦小,因此,是糖尿病患者手术麻醉方式的首选。...[继续阅读]

胃肠手术策略及操作

第七节 术前评估

    为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术前应对患者全身情况和重要器官生理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其目的包括: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评估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制定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改善患者健康状况,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1.病史...[继续阅读]

胃肠手术策略及操作

第八节 术后镇痛

    1.术后镇痛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等伤害性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系列反应。术后疼痛及其应激反应使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凝血等系统发生改变。剧烈的疼痛会造成精神创伤,产...[继续阅读]

胃肠手术策略及操作

第九节 腹腔外科引流

    普通外科手术往往需放置引流管以引流渗液、血液、脓液及防治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有效术后引流可减轻患者痛苦,加快康复过程,节约医疗资源。患者术后坏死组织液化和创面渗出,致使腹腔液体积聚,如引流不充分则极易继发感染...[继续阅读]

胃肠手术策略及操作

第一节 手术缝线与缝针

    理想的缝线应具备以下特征:无致敏性,无致癌性,张力足够,易于成结,且表面不利于细菌附着,在体内吸收时仅仅引起轻微的组织反应。根据缝合线理化性质的不同,手术缝合线主要分为四类:可吸收与不可吸收线,单股与多股线。(1)可吸...[继续阅读]

胃肠手术策略及操作

第二节 常用缝合方法

    胃肠道最常用的缝合方法包括单层吻合法和双层吻合法。单层吻合法需缝合浆肌层、黏膜下层和少许黏膜,因其所用缝线减少,缝线反应轻微,吻合口边缘血运良好,其安全性已经得到认可。双层吻合即内层为黏膜层缝合,外层为浆肌层和...[继续阅读]

胃肠手术策略及操作

第三节 常用手工吻合方式

    胃肠手工吻合常用三种方法:端端吻合、端侧吻合及侧侧吻合。1.端端吻合该方法最符合生理状况,常用于小肠吻合。距两断端约4cm用肠钳钳夹关闭小肠并靠拢,使肠钳远端位于系膜侧,系膜缘位于同侧,1号丝线间断全层内翻缝合前壁,边...[继续阅读]

胃肠手术策略及操作

一、常用管状吻合器

    (一)强生管状吻合器1.结构名称强生管状吻合器结构名称见图2-39所示,为一次性击发器械,单个患者使用。图2-39 强生管状吻合器结构2.型号及其参数强生管状吻合器型号及其参数见表2-1。表2-1 强生管状吻合器型号及其参数3.强生管...[继续阅读]

胃肠手术策略及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