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临床处方 > 列表
临床处方 共有 201 个词条内容

第五节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指严重的全身感染病人在给予恰当的液体复苏治疗后,感染性低血压仍然存在,同时伴有灌注不足或器官功能障碍,即使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或正性肌力药物,低血压被缓解,但低灌注或器官功能障碍仍持续存在,可以被认为是全...[继续阅读]

临床处方

第一节 窦性心动过速

    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min时称窦性心动过速(sinustachycardia,窦速),临床上非常常见,多数情况下心脏本身无明显病变。其原因包括正常生理反应、病理状态、药物影响等。本节内容含不适当性窦性心动过速。【诊断要点】1.窦性...[继续阅读]

临床处方

第二节 过早搏动

    过早搏动(prematurecontraction)即期前收缩,简称早搏,是指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而提早引起心脏的一部分或全部除极,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按起源部位不同可分为房性、交界性、室性;其中室性早搏最常见,房性早搏次之...[继续阅读]

临床处方

第三节 房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atrialtachycardia,AT)简称房速,它起源于房室结以上的心房及其周围大血管肌袖组织,无房室结和心室的参与。按起源部位分为单源性和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按发生机制分为自律性房速、折返性房速、触发活动引起的房速...[继续阅读]

临床处方

第四节 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atrialflutter,AF,简称房扑)指快速、规则的心房节律,心电图上P波消失,代之以快速而规则的扑动波,其间无等电位线,心房率一般在240~350次/min,心室率取决于心房率及房室传导,常呈2:1传导,为120~175次/min,扑动波常呈等比例下传...[继续阅读]

临床处方

第五节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主要危害:心悸不适,引起或加重心力衰竭,血栓栓塞(包括脑卒中)。发作方式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持续性心房颤动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无基础病因的称为孤立...[继续阅读]

临床处方

第六节 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本症最常见于洋地黄中毒,也可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心肌炎、急性风湿热或心脏瓣膜疾病术后,偶见于正常人。其发生机制主要与房室交界区组织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有关。【诊断要点】1.病史有上述基础病的病史。2.症状心悸,心率...[继续阅读]

临床处方

第七节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PSVT)简称室上速,指室上性期前收缩连续3次或3次以上,主要由折返机制引起,包括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希氏束,部分类型还包括心室肌参与的心动过速。目前一般认为包括房室结折...[继续阅读]

临床处方

第八节 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syndrome)是指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又称为Wolf-Parkinson-White综合征(WPW综合征)。其解剖基础在房室特殊传导组织之外,还存在一些由普通工作心肌组成的肌束,连接心房心室之间,称为房室旁路(Kent束...[继续阅读]

临床处方

第九节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tachycardia,VT,简称室速)是指发生于希氏束分叉以下的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肌的快速连续性室性异位激动。自发者异位激动须连续≥3个,程序电刺激诱发者须连续≥6个,且频率≥100次/min。90%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继续阅读]

临床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