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影像学 > 列表
影像学 共有 309 个词条内容

PACS的应用

    PACS的主要应用方向有以下四种。1.设备互联互通综合发挥所有影像设备的功能,包括从各种数字设备存取数据,建立影像中心,进行及时的多设备会诊等。2.多种输出设备的共用和选择将输出设备共享使用,按照诊断要求输出各种符合诊...[继续阅读]

影像学

PACS的发展趋势

    1.应用范围不断扩大PACS最初是从处理影像科的数字图像发展起来的。然而随着PACS标准化的进程,尤其是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CollegeofRadiology)和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ationalElectricalManufacturesAssociation)共同发起的医学中的数字图像和通信...[继续阅读]

影像学

第七节 影像学比较

    以X线摄影、核医学、US、CT和MRI为主的成像技术,形成了一门崭新的医学科学,即医学影像学(MedicalImaging,MedicalImageology)。由于它们之间有着相互补充和彼此印证的特点,因而使影像诊断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如何选择和综合应...[继续阅读]

影像学

US检查方法

    1.检查前准备(1)新生儿或早产儿宜在新生儿病房或监护室内进行床旁检查,操作者应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如洗手、戴口罩等,将探头擦拭消毒。(2)5岁以下患儿检查时不合作,应事先应用镇静剂,等待患儿安睡后再行检查。(3)较大儿童或成人...[继续阅读]

影像学

CT检查方法

    1.非增强检查非增强检查又称普通扫描或平扫。(1)横断面扫描:颅脑CT检查多用横断面扫描,扫描基线多为听眦线或称眶耳线(简称OML),即由外眦至外耳道的连线,依次向上以层厚1.0cm扫描至颅顶,必要时行0.1~0.5cm的薄层扫描。(2)冠状面扫...[继续阅读]

影像学

MRI检查方法

    颅脑的MRI检查最常用的成像平面是横断面。对幕上和半球的病变,横断面T1WI和T2WI已足以诊断各种病变。但对幕下小脑的病变,桥小脑角的病变,蝶鞍及中线结构等的病变还需辅以其他不同平面的成像,以便诊断。层面厚度一般为8~10m...[继续阅读]

影像学

颅脑神经影像学检查技术的目的与分类

    应用于神经影像学检查的技术众多,新的检查技术不断涌现;而且许多新技术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应用的基础上,逐步推广至全身其他系统。为了便于理解和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技术,我们根据检查目的,将影像学检查技术分为以下几个...[继续阅读]

影像学

正常US表现

    1.脑实质,如大脑皮质、丘脑、尾状核、大脑脚等,一般为均匀弥漫中低水平回声。2.大脑表面沟回由于软脑膜内丰富的血管和结缔组织覆盖,与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形成明显声学界面,回声较强,故产生大脑表面沟回的断面轮廓。3.脑室为...[继续阅读]

影像学

正常CT表现

    在增强前CT图像上,脑灰质的密度较脑白质高,灰质的CT值为32~40Hu,白质的CT值为28~32Hu。两者的密度与骨和钙化组织相比要低得多,但都明显高于脑脊液。未钙化的硬脑膜、动脉、静脉和肌肉的密度与脑灰质相近。颅骨内外和其他致密...[继续阅读]

影像学

正常MRI表现

    脑皮质的含水量较脑髓质多,含脂量较脑髓质少,所以脑皮质的T1和T2值均高于脑髓质,即在T1WI上脑皮质信号较脑髓质低,在T2WI上脑皮质信号较脑髓质高,在N(H)WI上皮髓质信号强度非常接近。脑脊液成分主要为水,在T1WI及T2WI上分别为均匀低...[继续阅读]

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