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内科 > 列表
内科 共有 663 个词条内容

第十八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

    概述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typhus)又称虱传斑疹伤寒,是由普鲁娃立克次体(Rickettsiaprowazekii)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的流行与卫生状况、天灾、饥荒、战争等有密切的关系,迄今为止,病人是本病的惟一传染源,体虱是传播本病...[继续阅读]

内科

第十九节 地方性斑疹伤寒

    概述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typhus)又名鼠型斑疹伤寒(murinetyphus)或蚤传性斑疹伤寒(flea-bronetyphusfever),是由莫斯立克次体通过鼠蚤媒介传于人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相对较轻,治疗上也基本相...[继续阅读]

内科

第二十节 恙虫病

    概述恙虫病(tsutsugamushi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tsutsugamushi)经恙螨幼虫吸血传播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呈地区性分布,主要发生于热带、亚热带之丛林、河边和潮湿地带,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为传播媒介...[继续阅读]

内科

第二十一节 Q热

    概述Q热(Qfever)是由Q热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全球传播,全年发病,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本病的感染和发病。Q热是三大人畜共患病(Q热、布氏杆菌病和钩端螺旋体)之一,家畜为主要传染源。在疫区居住或1~2个月内去过疫区,有牛...[继续阅读]

内科

第二十二节 猫抓病

    概述猫抓病(catscratchdisease,CSD)是由立克次体科汉赛巴通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全球散发,病人有与猫、狗等动物密切接触史,75%的病人有被猫抓伤、咬伤史,90%系学龄前儿童及青少年。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1)潜伏期3~10日。(2)以非特异性全...[继续阅读]

内科

第二十三节 败血症

    概述败血症(septicemia)的传统概念是指病原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并引起毒血症状的急性全身性细菌感染,临床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痛及肝脾大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病灶。病原菌侵入血循环可引起不同后果...[继续阅读]

内科

第二十四节 破伤风

    概述破伤风(tetanus)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张口困难、牙关紧闭、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近年来由于广泛预防接种及重视新法接生,本病的发病率已逐年下降,但死亡率仍较高。破伤风梭菌为厌...[继续阅读]

内科

第二十五节 厌氧菌感染

    概述厌氧菌感染系指专性厌氧菌、微需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所引起的各种感染。厌氧菌分为有芽胞和无芽胞厌氧菌两大类。由厌氧梭状芽胞杆菌等所致气性坏疽、破伤风、肉毒中毒等疾病,已受到重视,分别见有关章节。而由无芽胞...[继续阅读]

内科

第二十六节 白喉

    概述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咽、喉、鼻、气管以及皮肤等处感染局部有灰白色假膜形成,以及细菌的外毒素引起的发热、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症者可并发心肌炎,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病的传染...[继续阅读]

内科

第二十七节 伤寒与副伤寒

    概述伤寒、副伤寒(typhoidfeverandparatyphoidfever)是由伤寒沙门菌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分布全球,我国各省均有,温暖地区全年发生,以8~10月多见。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随粪、尿排出体...[继续阅读]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