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临床输血技术与质量管理 > 列表
临床输血技术与质量管理 共有 138 个词条内容

第五节 白细胞输注

    关于白细胞的特点、保存方式、保存期、作用及适应证见下表:表1-3-3白细胞特点品名特点保存方式及保存期作用及适应证备注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GRANs)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由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每袋内含粒细胞≥...[继续阅读]

临床输血技术与质量管理

第六节 血小板输注

    关于血小板的特点、保存方式、保存期、作用及适应证见下表:表1-3-4血小板特点品名特点保存方式及保存期作用及适应证备注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PC-1)由200ml或400ml全血制备。血小板含量为≥2.0×1010/袋20~25ml≥4.0×1010/袋40ml~50ml规格...[继续阅读]

临床输血技术与质量管理

第一节 慢性贫血的输血

    一、相关疾病与输血慢性贫血(anemiaofchronicdisease,ACD)病人无须紧急处理,应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不轻易输血。慢牲贫血病人的贫血是缓慢发生的,多数病人已通过代偿能够耐受Hb的减低。因此,Hb及HCT的高低不是决定输血的最好指...[继续阅读]

临床输血技术与质量管理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的输血

    一、相关疾病与输血消化系统(alimentarysystem)包含的器官最多。消化道直接开口于体外,其黏膜接触病原体、致癌物质、毒性物质较多,容易发生感染、炎症、损伤。输血最常用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疾病中胃肠病、急性和慢性肝炎、肝...[继续阅读]

临床输血技术与质量管理

第三节 肾脏疾病的输血

    一、相关疾病与输血慢性肾功能不全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性肾病、肾盂肾炎、肾结核、肾囊肿等慢性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除贫血外,1/3~1/2的病人可发生皮肤紫癜、消化道出血及泌尿道出血。治疗应输注少浆红...[继续阅读]

临床输血技术与质量管理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输血

    一、相关疾病与输血心功能不全(cardiacinsufficiency)是指在有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心脏排出的血液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心排出量不足、组织血液量减少和肺循环停止或静脉循环淤血为特征,又称充血性心力...[继续阅读]

临床输血技术与质量管理

第五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输血

    一、相关疾病与输血呼吸系统(respiratorysystem)的病人常遇到呼吸功能不全,病人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血氧分压降低、氧饱和度降低、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即没有足够的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或血红蛋白量不足,造成组织供氧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继续阅读]

临床输血技术与质量管理

第一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输血

    一、相关疾病与输血再生障碍性贫血(alpasricanaemia)是一组由于理化、生物或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多功能干细胞及(或)造血微环境受损的疾病。临床表现以出血、感染及贫血为主要症状。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型...[继续阅读]

临床输血技术与质量管理

第二节 出血性疾病的输血

    一、血友病的分类与特征血友病(haemophilia)是一种伴性隐性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包括甲型血友病(凝血因子Ⅷ缺乏症)、乙型血友病(凝血因子Ⅸ缺乏症)、丙型血友病(凝血因子Ⅺ缺乏症)。多有女性(母亲)遗传,男性...[继续阅读]

临床输血技术与质量管理

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的输血

    一、溶血性贫血定义、分类及输血溶血性贫血(hemolyticanaemia)是由于红细胞的内在缺陷或某些外在因素的作用,使红细胞过度破坏,红细胞寿命缩短,并骨髓造血代偿不足所造成的一组贫血。根据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原因可分为红细胞内在...[继续阅读]

临床输血技术与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