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病原微生物镜检 > 列表
病原微生物镜检 共有 117 个词条内容

一、透射电镜样品超薄切片常规制作规程

    (1)取材:根据实验目的取材,要求部位准确,体积小于2mm3;(2)醛类固定:用2%~3%的戊二醛固定2h;(3)清洗:用磷酸缓冲液清洗3次,每次10min;(4)锇酸固定:用1%~2%的锇酸固定2~3小时;(5)清洗:用磷酸缓冲液清洗3次...[继续阅读]

病原微生物镜检

二、扫描电镜样品常规制备规程

    (1)取材:根据实验目的取材,要求部位准确;(2)清洗:用磷酸缓冲液反复清洗样品表面的灰尘、杂质等附着物;(3)固定:用2%~3%的戊二醛固定2小时;(4)清洗:用磷酸缓冲液清洗3次,每次10min;(5)脱水:用50%、70%、...[继续阅读]

病原微生物镜检

一、常用染料的性质

    用于细菌染色的染料,大部分是人工合成的含苯环的有机化合物,在其苯环上带有色基(硝基与偶氮基)与助色基(羟基与氨基)。色基能使该化合物具有颜色。含有色基的苯环化合物称为色原。这样的化合物不是染料,因为它与...[继续阅读]

病原微生物镜检

第二节 细菌染色的原理

    细菌染色是借助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作用而进行的。物理因素包括细胞及细胞物质对染料的毛细现象、渗透、吸附作用等。化学因素则是根据细胞物质和染料的不同性质而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酸性物质对于碱性染料较易吸附,...[继续阅读]

病原微生物镜检

第三节 细菌染色的基本程序

    微生物的染色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应用的染料也不尽相同,但是一般染色都要通过制片及一套染色操作程序。细菌染色基本程序是:涂片(干燥)—固定—染色(媒染)—脱色—复染—水洗—干燥—镜检(图2-1,图2-2)。图2-1标本...[继续阅读]

病原微生物镜检

第四节 常用染液及染色方法

    (一)常用染液的酒精饱和液(原液)制备结晶紫、美蓝和碱性复红等常用染料,通常预先制成酒精饱和液,以便随时应用。其配制方法是按各染料的酒精溶解度稍多加一些染料,在研钵中边研磨边加酒精,装于棕色磨口瓶中,置...[继续阅读]

病原微生物镜检

一、葡萄球菌属

    1.生物学性状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图3-1)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一般引起皮肤黏膜、各种组织器官的化脓性炎症,也可引起败血症,是最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也是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染源。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继续阅读]

病原微生物镜检

二、A组链球菌

    1.生物学性状 A组链球菌(streptococcus,图3-2),是化脓性球菌中的另一大类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排列呈双链或长短不一的链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及动物的粪便和健康人的鼻咽部,多为正常菌群,不致病。病原性链球菌可引...[继续阅读]

病原微生物镜检

三、肺炎链球菌

    1.生物学性状 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图3-3)俗称肺炎球菌,经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咽腔中,多数不致病或致病力弱,仅少数有致病力,是细菌性大叶肺炎、脑膜炎、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菌体呈矛头状,多成双...[继续阅读]

病原微生物镜检

四、脑膜炎奈瑟菌

    1.生物学性状 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meningitides,图3-4)俗称脑膜炎球菌(menihgococcus),归奈瑟菌属,是流行性脑脊髓灰质炎(流脑)的病原菌。肾形或豆形,革兰阴性双球菌,两个细菌的接触面较为平坦或略向内陷,直径0.6~0...[继续阅读]

病原微生物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