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疼痛微诊所 > 列表
疼痛微诊所 共有 53 个词条内容

第八节 领略脊柱微创介入技术发展过程

    在1857年,Virchow描述了椎间盘突出。1911年,Goldthwait指出纤维环损伤可导致髓核突出。1882年,Gowers报道了椎体骨质增生致使脊髓压迫。1904年,Lortat-Jacob认为脊柱侧弯是由于脊髓神经根受刺激所致。1901年,Horsley对一位进行性脊髓型脊柱病的...[继续阅读]

疼痛微诊所

第九节 超声在肌肉骨骼介入中的应用

    技术不断进步也使工作范围不断模糊,和CT一样,超声影像是这种先进技术的产物。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超声仪器的进展。超声设备更加便宜也更加便于移动,以致这些仪器更容易在床边、急诊室或办公室内使用。现在超声更直...[继续阅读]

疼痛微诊所

第十节 神经电生理在疼痛治疗中的介导与应用

    一、应用原理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各神经射频仪的功能更加智能化,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完成宏观电生理阻抗定位和实时阻抗数据显示——同步声音提示系统,这为指示确认穿刺针的位置起到了至关重要人作用。人体各部位组织阻抗数...[继续阅读]

疼痛微诊所

第一节 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继续阅读]

疼痛微诊所

第二节 颈源性眩晕

    颈椎疾患引起的眩晕,早期常是发作性的,在特定条件下发病,过后可完全恢复,自觉和头颅转动有关系。正常情况下,椎动脉有左、右两支,经横突孔沿颈椎侧方向上到寰椎横突孔向上向后弯曲到寰椎椎动脉沟进枕大孔,左、右联合成基底...[继续阅读]

疼痛微诊所

第三节 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

    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是与急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相对而言,属于长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的疼痛性疾病。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也是一类疼痛性疾病。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主要由急慢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和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神经根炎...[继续阅读]

疼痛微诊所

第四节 寰枕筋膜挛缩综合征

    寰枕筋膜挛缩是由于长期从事伏案工作,造成寰枕筋膜慢性劳损、变性、挛缩,从而牵拉枕骨,使寰枕间隙变窄,椎动脉受压以及枕小神经、枕大神经被牵拉、卡压,因此引起头痛、头晕、颈部不适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诊断要点 ①经常...[继续阅读]

疼痛微诊所

第一节 纤维肌痛症

    纤维肌痛症(肌筋膜痛综合征、纤维织炎、纤维肌炎)为一组常见的非关节风湿痛,以肌肉、肌腱附着和毗邻软组织疼痛、压痛和僵硬等为特征。肌痛这一术语是指肌肉疼痛,而肌炎是由于肌肉组织的发炎所致,对缺乏炎症反应的纤维肌痛...[继续阅读]

疼痛微诊所

第二节 纤维肌痛综合征研究进展

    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是一种以广泛慢性疼痛及压痛点为特点,同时伴随疲劳及睡眠障碍的疾病。自1904年Stockman首次描述该疾病至今已逾百年,但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粗浅。1944年Comroe报告,该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其大部分症状都不能...[继续阅读]

疼痛微诊所

第三节 腰背肌筋膜炎

    对于缺乏神经根病、神经病及关节疾病的临床和实验证据的某些慢性疼痛患者,如果排除了恶性肿瘤,常诊断为肌筋膜疼痛。在这些情况下,持续性肌筋膜疼痛常常是由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改变所引起的。但是,肌筋膜疼痛同时也...[继续阅读]

疼痛微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