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骨伤科秘方 > 列表
骨伤科秘方 共有 637 个词条内容

1.俯位悬空拉压法

    【整复手法】 患者俯卧,四助手分别持四肢,离心方向对抗牵拉,逐渐加大拉力使患者脱离床面悬空。术者置掌根于确定好的部位(骨折部位均后凸)。令四助手加强牵拉,术者同时用力按压,此时术者掌下有骨块被撕开样的感觉,脊柱后突...[继续阅读]

骨伤科秘方

2.快速复位法

    【整复手法】 以屈曲型为例。局部浸润麻醉。患者俯卧上肢伸直紧贴胸壁,以一条粗布带绕背部过双胁向前向上系于床头固定;一条从后踝绕两侧外踝向前,再从两小腿下段中间向后穿过,由助手将两足徐徐吊起并牵引,使下肢至下腹部...[继续阅读]

骨伤科秘方

3.垫枕悬吊过伸练功法

    【器材制作】 1.悬吊带:采用10~15cm宽骨盆帆布兜,以2cm厚海绵衬缝制而成。2.滑轮、牵引绳和重量法码。3.骨科牵引床。4.矫形枕:以半弧形木板长约100cm,宽10cm,高5cm,外以2cm厚海绵包缝而成。【具体操作】 病人仰卧于牵引床上,以吊...[继续阅读]

骨伤科秘方

4.垫枕练功法

    【操作方法】 取仰卧位,伤椎后凸畸形处垫枕,在伤后3~5天内开始练功,按压五点支撑、三点支撑,拱桥支撑和飞燕点水的顺序逐步进行,合并不全截瘫者,主要靠上半身使劲,第一步用头部和双肘撑起,腰背腾空;第二步把上肢放在胸前...[继续阅读]

骨伤科秘方

1.脊髓针法

    【取穴方法】 受损脊髓平面上下各1个椎体棘间隙。【具体操作】 取上述穴位进针至蛛网膜下腔,通脉冲电流,痉挛性瘫痪以密波为主,输出电极正极在上,负极在下;驰缓性瘫痪以疏波为主,输出负极在上,正极在下。电流强度以引起肌...[继续阅读]

骨伤科秘方

2.电针疗法

    【取穴方法】 (1)百会、前顶、夹脊(从受伤脊柱上2椎体至第5骶椎,旁开0.5寸)、环跳、承扶、殷门、承山、昆仑;(2)百会、前顶、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髀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八风。加减配穴:小便失禁加关元、...[继续阅读]

骨伤科秘方

3.针刺法

    【取穴方法】 第1组:损伤部位夹脊4~6椎、肾俞、八髎、殷门、委中、昆仑。第2组:气海、天枢、髀关、风市、足三里、解溪。第3组:环跳、风市、阳陵泉、绝骨、丘墟。【具体操作】 三组穴位交替使用,适当多用第1组穴位。1日针...[继续阅读]

骨伤科秘方

4.电针神经干法

    【取穴方法】 上肢取臂丛神经(扶突穴),桡神经(曲池穴);下肢刺股神经(冲门穴),腓总神经(阳陵泉);马尾神经(腰俞穴);损伤两端,即脊髓受损部位的两段于背正中线。大小便障碍者取中极、关元、会阴。【具体操作】 针刺使相应神经...[继续阅读]

骨伤科秘方

5.电针神经干合药物疗法

    【取穴方法】 上肢:臂丛神经(扶突穴),桡神经(曲池穴),尺神经(少海穴);下肢:股神经(冲门穴),腓总神经(阳陵泉穴),坐骨神经(环跳穴),胫神经(委中穴);脊髓受损部位的上、下端,针尖直刺达硬膜外;腹部:中极、关元、维胞穴。     ...[继续阅读]

骨伤科秘方

6.针灸法

    【取穴方法】 高位背俞穴(损伤脊椎上2个椎体距正中线旁开1.5寸)、低位背俞穴(损伤脊椎下2个椎体距正中线旁开1.5寸)、秩边穴、会阳穴。以上为电针穴位。腰俞、八髎、秩边、殷门、伏兔、足三里、阳陵泉。以上为药物穴位注射...[继续阅读]

骨伤科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