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医诊疗皮肤与外科疾病 > 列表
中医诊疗皮肤与外科疾病 共有 57 个词条内容

11.褥疮

    【概述与病因】本病多见于昏迷,半身不遂,下肢瘫痪,或卧床不起的病人,因局部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皮肤组织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坏死。本病中医外科亦各“席疮”。【诊断要点】(1)常见于长期卧床不能自主变动体位的患者,如昏...[继续阅读]

中医诊疗皮肤与外科疾病

12.急性乳腺炎

    【概述】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初产妇,产后3~4周,发病前一般先有乳头破裂,哺乳时感觉乳头刺痛,继而在乳房某一部分出现肿胀疼痛,患处有压痛的硬块,表面皮肤红热,同时伴有全身寒战,高热,倦怠不适,白细...[继续阅读]

中医诊疗皮肤与外科疾病

13.血栓性静脉炎

    【概述】本病是指静脉内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发生于浅组静脉者,称为浅部静脉炎;发生于深组静脉者,称为深部静脉炎。属中医学的“黄鳅痈”,“恶脉”“脉痹”等范畴。【诊断要点】(1)多有长期卧床,妊娠外伤手术,感染静脉...[继续阅读]

中医诊疗皮肤与外科疾病

1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疽)

    【概述】本病是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炎症病变,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以下肢更为多见,属中医外科学中的“脱疽”,“脱痈”等病范畴。【诊断要点】(1)多见于40岁以下吸烟男性,绝大多数为下肢受累。(2)起病时患肢远端发...[继续阅读]

中医诊疗皮肤与外科疾病

15.化脓性骨髓炎(流注)

    【概述】本病是一种病邪深沉,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特征是好发于儿童,多发于四肢,长骨。局部胖肿附筋着骨,推之不移,疼痛彻骨,以及溃后脓水淋漓,不易收口,可成窦道,损伤筋骨...[继续阅读]

中医诊疗皮肤与外科疾病

16.阴茎头包皮炎

    【概述】本病是由于包皮过长或狭窄时,包皮与阴茎之间的包皮垢堆集起来加上尿以及感染发生炎症,称为阴茎头炎和包皮炎。这两种炎症,其中一种可以决定另一种的发生,因此两者常同时发生,故临床上所见常为阴茎头包皮炎。例如软...[继续阅读]

中医诊疗皮肤与外科疾病

17.痔疮

    一、内痔【概述】本病是指直肠下端肛门齿线以上,黏膜下痔静脉丛扩张屈曲和充血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团块内除静脉曲张,静脉壁变薄的变化外,尚伴有供应小动脉及其分支的变化。痔的发病原因多因饮食不节,大便失调,久坐久立...[继续阅读]

中医诊疗皮肤与外科疾病

18.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概述】本病是指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而形成脓肿。但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于肛门旁皮下,称为肛门旁皮下脓肿;于坐骨直肠窝,称为坐骨直肠脓肿;于骨盆直肠间隙,称为骨盆直肠间隙脓肿;于直肠后...[继续阅读]

中医诊疗皮肤与外科疾病

19.肛裂

    【概述】本病为肛管的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以周期性剧烈疼痛为其特征,好发于肛管后部(几占85%),其次是前部,一般男性多见于后部,女性多见于前部,青壮年多见。【诊断要点】(1)排便时肛门疼痛较剧烈,便后仍可持续疼痛...[继续阅读]

中医诊疗皮肤与外科疾病

20.肛瘘

    【概述】本病多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后遗症。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组成,亦有仅具内口或外口者。内口为原发性,绝大多数在肛管齿线处的肛窦内;外口是继发的,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常不止一个,本病属于中医的“...[继续阅读]

中医诊疗皮肤与外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