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医针灸传承 > 列表
中医针灸传承 共有 156 个词条内容

一、依经据典,发古解难,发微经络腧穴理论

    (一)阐述经络腧穴研究的本质程莘农在针灸理论、临床治疗、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贡献同他一生的治学严谨和勤奋是分不开的。认真务实是程莘农的治学精神,他指出:“无论做人、做学问,都必须认真务实。”本着这种精神,他对经络...[继续阅读]

中医针灸传承

二、创立理、法、方、穴、术的针灸辨证施治体系

    程莘农之师孙晏如教授,毕生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特别强调:“要精通针灸,必须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在临床上则强调针灸与汤药并重,根据病情的需要,适当地加以选择和配合,孙晏如教授善于针亦善于针药兼施。程莘农师...[继续阅读]

中医针灸传承

三、改良三才针法,强调得气至上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程莘农在7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针刺方法——三才针法,包括三才配穴、动手探穴、指实腕虚持针法、三才进针法、振颤补泻法和飞旋行气法,三才一体,得气为先。程莘农指出,针刺时要辨证确定针刺深浅,灵活掌握针刺...[继续阅读]

中医针灸传承

四、擅长治疗各种痛症,分清部位归经,六纲活用

    程莘农辨治思路缜密,诊治痛症颇有特色。他认为,中医从古到今对疼痛的认识都比较直观,主要指症状(自我感觉)而言,常把身体内外产生的一种难以忍受的苦楚称作疼痛,虽然有各种不同证型的疼痛,但通称为痛症。针灸治疗疼痛优势明...[继续阅读]

中医针灸传承

五、编著《中国针灸学》,开拓针灸国际教育

    (一)著书立说,领衔编著《中国针灸学》程莘农在学习期间,深感中医药著述颇多,博大精深,且历朝历代多有发微,受年代、通信、印刷等历史条件所限,后学者如临海洋、无从下手,往往各执一词。可见一套系统规范的教科书对学习中医...[继续阅读]

中医针灸传承

一、临床辨证取穴特点

    (一)临床辨证取穴方略程莘农认为针灸疗疾,虽不同于药物,但选穴处方和施术手法同样离不开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在辨证方面,程莘农尤其重视据证选穴、压痛选穴、病证结合选穴、原络配穴、俞募配穴等。1.据证...[继续阅读]

中医针灸传承

二、临床经络辨证特点

    中医的辨证方法繁多,而程莘农在临证中尤为重视经络辨证,他认为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来概括经络病变的临床表现及经络、脏腑病变时的相互影响,从而总结出病变表现时的一般规律,实现以病归经,以经知脏,准确诊断。...[继续阅读]

中医针灸传承

三、三才针法

    程莘农指出,针刺手法是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针刺临床获效的关键因素,包括持针、进针、运针手法等。程氏“三才针法”包括三才配穴、动手探穴、指实腕虚持针法、三才进针法、振颤补泻法和飞旋行气法,几个动作连...[继续阅读]

中医针灸传承

一、中风病

    (一)诊治经验程莘农治疗中风病,比较推崇《针灸大成·中风瘫痪针灸秘诀》引《乾坤生意》的观点:“中风风邪入脏,以致气塞涎壅,不语昏危,百会、大椎、风池、肩井、曲池、足三里、间使七穴,针。中风风邪入腑,以致手足不遂,百会...[继续阅读]

中医针灸传承

二、痛痹

    (一)诊治经验1.强调寒邪致病,多选阳经穴位程莘农认为,历代对痹证外因的认识,多趋于风、寒、湿、热四邪,但从临床看则以寒气盛者居多(60%以上)。寒者热之,湿者燥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血实宜决之,去宛陈莝。“痹者,闭也”,故主张...[继续阅读]

中医针灸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