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 列表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共有 86 个词条内容

一、中医基础标准

    中医基础标准是指可以在中医药范围内直接应用的标准或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而普遍使用,对制定各种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包括名词术语、诊断方法、辨证、治则、治法、符号、代码、编码、计量...[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二、中医技术标准

    中医技术标准是指对中医药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重复性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是与中医医疗服务活动有关的技术标准,用于规范广大医务人员的临床技术操作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活动的安全、有效。1. 中医医疗技术标...[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三、中医管理标准

    中医管理标准是对中医药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主要包括中医医政管理标准、中医教育管理标准、中医科研管理标准、中医药事管理标准等。1. 中医医政管理标准 中医医政管理标准是为了建立有效的中医医...[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四、中医工作标准

    中医工作标准是为了实现整个中医药领域工作过程的协调,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各个岗位的工作制定的标准。主要包括通用工作标准和岗位工作标准。创建中医标准化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在...[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一、分析中医药标准化需求

    在中医药标准制定之前,应从不同相关方,包括医生、医院、机构、患者等角度分析需求。在分析中医药标准化需求的过程中,第一,要明确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的目的和用途。如制定中医药标准的目的,可以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可以是保...[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二、考察是否具备标准的特点

    根据标准的定义,标准需要具备“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两个特点,所以,确定标准化对象也应考察是否具备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这两个特点。例如:制定“人参种子”标准,标准化对象是人参种子,在人参种植过程中被所...[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三、了解拟制定标准所属领域的技术发展状况

    应掌握拟制定标准所属领域的技术发展动向,尤其是新技术、新工艺、新发明,为确定标准化对象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例如:计划制定针灸针标准,那就应了解目前国际市场生产针灸针的企业、生产规格、技术参数等信息。另外,标准的...[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四、考虑与有关文件的协调

    要考虑到新项目与现行有关标准、法规或其他文件的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在技术上进行协调。例如:开展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应考虑到在术语方面,符合已经发布的国标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相关条目;在辨证方面,应符合已经发布的...[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一、编写中医药标准的原则

    GB/T 1.1-2009 提出了编写标准的6 个原则,具体如下:1. 目标 制定标准最直接的目标就是编制出明确且无歧义的条款,并且通过这些条款的使用,促进应用、贸易、交流。因此,编制出的标准应内容完整、表述清楚、准确、充分考虑最新技术...[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二、编写中医药标准的方法

    编写中医药标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自主研制标准;二是采用国际标准,也就是经常称的“采标”。由于中医药发源于中国,而后传到韩国、日本,乃至全世界。因此,我国中医药标准的制定主要采用自主研制的方法。1. 自主研制标准 自主...[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