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王霞芳儿科临床经验 > 列表
王霞芳儿科临床经验 共有 88 个词条内容

五、调治儿病,尤重脾胃

    《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提示脾胃乃一身气机之枢纽,脾健胃和,纳化有常,升降有序,共同完成生化气血,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于全身的功能...[继续阅读]

王霞芳儿科临床经验

六、明理识病,辨证知变

    王师两度拜董廷瑶为师,深得董老真传,她精研医籍,结合临床实践总结董老儿科证治要诀,作为诊治法则。数十年指导临床,反复实践探索,吸收精华,及时撰写学术论文,提高了理论修养和临床疗效,从继承进而发扬推广董氏学术经验,逐步...[继续阅读]

王霞芳儿科临床经验

七、继承传扬,力求创新

    王师认为,中医学乃实践科学,方药本是治病工具,欲选用药物以治愈疾病,全赖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中要善于运用前人经验方药,观察疗效,予以检验,方能积累自身经验。所谓“千方易得,一效难求”。选方治病尚须因人、因时、因地、因...[继续阅读]

王霞芳儿科临床经验

一、辨治特色

    1.肺为娇脏:治当清宣透邪小儿肺常不足,卫外薄弱,易为邪袭,气机失宣,肃降失司则咳嗽。王师认为,外感咳嗽,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初期治当“清宣透邪”为主,少佐化痰降气之品,使肺气得以宣发,痰涎渐化而咳自愈。2.外感咳嗽:治本四时...[继续阅读]

王霞芳儿科临床经验

二、辨证论治

    (一)外感咳嗽,宣肺为先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通肺气本证型多发于冬季,由于小儿素有痰湿内蕴,又遭外来风寒引动,若再进食生冷,饮邪痰浊凝滞脾胃,必伤及肺。发则咳嗽阵作,痰白清稀或泡沫样,晨昏多咳,甚则痰鸣气促,纳呆便溏,面色...[继续阅读]

王霞芳儿科临床经验

三、应用三仁汤法治疗小儿咳嗽经验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肺系病症,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为咳嗽。正如《幼幼集成·咳嗽证治》指出:“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气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临床咳嗽有外...[继续阅读]

王霞芳儿科临床经验

一、中医辨证分期论治哮喘

    1.发作期发作期以哮鸣咳痰气促为主要特征。王师认为导致哮喘的诸多病因中,风邪致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素问·骨空论篇》曰:“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篇》又云:“风性善行而数变”,四时皆可风动。肺主气司呼吸...[继续阅读]

王霞芳儿科临床经验

二、分时论治

    1.夏季穴位敷贴哮喘发作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应用“冬病夏治”防治哮喘发作取得明显进展。哮喘秋冬季易发,夏季缓解,又根据“天人相应”原理,在病情缓解时荣卫通达,便于药物吸收,夏季“三伏”天,采用中药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继续阅读]

王霞芳儿科临床经验

三、讨论

    哮喘一症,前人认为病位在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气郁,皆属于肺”;《证治汇补·哮病》:“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阻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哮喘证的病理因...[继续阅读]

王霞芳儿科临床经验

一、辨治特点:肺脾肾不足,以脾胃为本

    王师认为,小儿寒暖不知自调,气候环境骤变,则外邪从皮毛或口鼻入侵,首先犯肺,肺气失宣,营卫失和,常致反复感冒。肺卫症状虽多出现于急性期,但反复发病又可致营卫失调,肺气更虚。小儿脾胃功能相对较薄弱,易伤食导致脾胃运化失...[继续阅读]

王霞芳儿科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