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台州章氏骨伤疗法 > 列表
台州章氏骨伤疗法 共有 87 个词条内容

白芍

    白芍药也称白花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白芍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芍药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记有“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陶弘景始分白芍、赤芍两种...[继续阅读]

台州章氏骨伤疗法

红花

    红花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菊科、红花属植物。红花作药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本草纲目》记载,红花具有“活血,润燥”作用;新修本草记载,红花能“治口噤不语,血结”;《药性考》记载“生新破瘀”,治“口噤风瘫”。红花黄色素为...[继续阅读]

台州章氏骨伤疗法

地鳖虫

    本品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载:“蟅虫,生河东川泽及沙中,人家墙壁下土中湿处。”《新修本草》载:“状似鼠妇,而大者寸余,形小似鳖无甲,但有鳞也。”据上所述并参考《本草图经》附图,可知古今用药来源...[继续阅读]

台州章氏骨伤疗法

元胡

    义名延胡索、玄胡,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与白术、芍药、贝母等并称“浙八味”。元胡史载于《开宝本草》,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本草纲目》中记载:荆穆王妃胡氏,因食荞麦面时动...[继续阅读]

台州章氏骨伤疗法

三七

    三七为伞形目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肉质根圆柱形。又名参三七、田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参等。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有“金不换”“...[继续阅读]

台州章氏骨伤疗法

龙血竭

    龙血竭为百合科剑叶龙血树的树脂,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及东南亚国家。树皮被割破,便会流出殷红的汁液,像人体的鲜血,主要成分为龙血素B,微有清香,味淡微涩。血竭为专治血瘀之药,《本草纲目》记载:“麒麟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继续阅读]

台州章氏骨伤疗法

丹参

    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干燥根及根茎。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吴普本草》记载:“茎华小,方如茬(即白苏),有毛,根赤,四月华紫,三月五月采根,阴干。”《本草...[继续阅读]

台州章氏骨伤疗法

骨碎补

    骨碎补别名崖姜、岩连姜、爬岩姜、肉碎补、石碎补等。真蕨目、骨碎补科蕨类植物,无臭,味淡,微涩。《本草新编》记载:“骨碎补,味苦,气温,无毒。入骨,用之以补接伤碎最神。疗风血积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同补血药用之优良...[继续阅读]

台州章氏骨伤疗法

杜仲

    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本草纲目》记载:杜仲,古方只知滋肾,惟王好古言是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虚,发昔人所未发也。盖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继续阅读]

台州章氏骨伤疗法

乳香

    乳香,本名薰陆,别名熏陆香、马尾香、乳头香、塌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等,为橄榄科常绿乔木的凝固树脂。因其滴下成乳头状,故亦称乳头香。乳香《本草经疏》曰:“风水毒肿,邪干心脾,恶气内侵,亦由二经虚而邪易犯。瘾疹...[继续阅读]

台州章氏骨伤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