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任应秋 > 列表
任应秋 共有 146 个词条内容

2. 自序

    “史学”是一种科学,它是研究和发现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科学,是研究劳动者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因此,要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前途,就必须了解整个人类社会过去的历史,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前途,就必须了解中华民族...[继续阅读]

任应秋

1. 内容提要

    任应秋的《中医病理学概论》,写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其主要内容包括:叙述中医学对“病理”的定义,以及中医学对疾病原因的认识;介绍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要素,如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并对其含义进行了界定,努力对其作...[继续阅读]

任应秋

2. 自序

    病理与生理,是人在生活过程中机体内在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因为人是属于自然界的有机体,与周围空气、温度、气压、动物、植物、地心吸力等自然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机体细胞的原浆,经常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不断地...[继续阅读]

任应秋

1. 内容提要

    《伤寒论》是中医面向临床的一部经典著作,内容丰富,文义含蓄深奥,初学者往往感觉不容易习读。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中医学现代教育面临的无教材可授的现状,任应秋编著了《伤寒论语译》等多本讲义,《伤寒论语译》于1957年由上...[继续阅读]

任应秋

2. 自序

    学习祖国医学,尤其是系统地学习祖国医学,《伤寒论》是必读的典籍,大多数人都有此主张。理由:一是《伤寒论》最有系统,便于学习;二是《伤寒论》最实用,有理论、有实践经验;三是学通了《伤寒论》,溯由而上,进一步可以再读《内...[继续阅读]

任应秋

1. 内容提要

    《金匮要略》是中医面向临床的一部经典著作,内容丰富,文义含蓄深奥,初学者往往感觉不容易习读。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中医学现代教育面临的无教材可授的现状,任应秋编著了《金匮要略语译》等多本讲义,于1959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继续阅读]

任应秋

2. 自序

    张仲景在《伤寒论》的自序中说:“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现在把《伤寒论》作为独立的一部分,“杂病”又另作为一部分,即《金匮要略》,这是不符合仲景的原来面貌的。《金匮要略》最早名称是《金匮玉函要略方论》,林亿等在...[继续阅读]

任应秋

1. 内容提要

    此书最早的书名为《伤寒论檃桰》,是任应秋为重庆中医进修学校函授班编写的讲义之一,于1957年由该校印刷。任应秋在序中这样说:“《淮南子·修务训》中说:‘其曲中规,檃桰之力。’中医在临床上能解决问题,疗效很好,全是《伤寒...[继续阅读]

任应秋

2. 自序

    我在《金匮要略语译》的序文里曾说:“《伤寒论》,就是疾病总论,是泛指一切疾病辨证施治的总则,或者叫作大纲。正因为是总则和大纲,所以无论什么疾病,都可以运用《伤寒论》的道理来衡量。”这是我对《伤寒论》的基本认识。...[继续阅读]

任应秋

1. 内容提要

    古代记载阴阳五行的书很多,而《素问》《灵枢》所言则纯从医学运用立说,保留了阴阳五行学说辩证唯物论的元素。故本书所述,多以《素问》《灵枢》两书为依据,旁及诸家,使读者用不太多的时间,对阴阳五行学说有较系统而扼要的...[继续阅读]

任应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