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方宝华医论 > 列表
方宝华医论 共有 123 个词条内容

沙参旋覆方

    配伍: 南北沙参各10克 旋覆花(包)10克 橘叶络各5克茯 神10克 远 志10克 广郁金10克白苏子10克 丝瓜络10克 路路通10克瓜蒌皮10克 贝 母10克 桑 枝10克辨证要点:络痹胸痛,伏案胸痛,咳嗽时加重,胸膺及背部牵引作痛,痛如掣状,...[继续阅读]

方宝华医论

《伤寒论》方一隅

    中医药临床医学前推仲景书。汉·张仲景著有《伤寒论》、《金匮要略》,前者是讨论热病和传染病的专书,《金匮要略》是论述各科的综合性书籍,是具备有医有论、有方有药的一本临床医药学著作。《伤寒论》含有397法113方。由...[继续阅读]

方宝华医论

疏表法

    凡六淫外邪,客于肌表,侵袭肌腠,致头痛发热等表证,谓之外感。疏表者有疏通腠理、宣行经络之功,使邪气外出,不致久羁营卫。用葱一握(10茎),取汁,少加麻油。摩运小儿五心、头面、项背诸处。每次摩搽十数次,以衣裹...[继续阅读]

方宝华医论

清里法

    病邪初传入里,气分郁热交加,或乳食、瓜果积滞,中焦脾胃不运,其症发热、口渴、恶心、停食腹痛,当须清里,以清气分之邪热,消中宫之乳食停滞。用鸡蛋一个,去蛋黄,取蛋清盛碗中,入麻油少许或加雄黄细末3克搅匀,用...[继续阅读]

方宝华医论

解烦法

    烦,指一个证候,见胸间不畅、烦躁懊恼、睡卧不宁的症状,每因风、寒、痰、湿、热等邪陷胸中,气机不得展畅所致。择清邪解烦之法。用锡粉30克,推拿家常以鹅蛋粉(内含少量锡铅粉)代用。蛋清调匀,涂小儿胃口及两手掌心...[继续阅读]

方宝华医论

开闭法

    突然昏睡不醒,谓之闭证。系风痰闭阻,阴阳之气交逆,心窍不利;急需开闭,通调升降以分清浊,使风痰豁出,其闭自开而昏沉自醒。用生石菖蒲、生艾叶、生姜、葱各一握(约10克),捣如泥,以麻油、醋连同药泥炙热以布包之...[继续阅读]

方宝华医论

引痰法

    痰为百病之源,凡怪病、顽疾、痼疾无不由痰作祟,尤小儿疾患多因痰而引。其症喉中多有牵锯之声,术语称之“痰鸣”。痰病须祛痰,须引而下行为上法。用生明矾30克研末,少入面粉(米粉亦可),和以醋适量,做两小饼,贴于...[继续阅读]

方宝华医论

暖痰法

    陈氏辨寒痰:痰浓白带青色,如绿豆粉状。胸有寒痰,不时昏厥,为胸阳不振,清旷为之蒙蔽。此寒剧之痰,前法皆不能化。用生附子一枚(约10克)、生姜30克捣碎,炒热,用布包,熨背心及胸前;熨毕,将姜、附捻一饼,贴于胃...[继续阅读]

方宝华医论

纳气法

    上气喘急属重危虚脱之症。此为真气浮散,有不得归元之虞。用吴茱萸1.5克、胡椒7粒、五倍子3克共研细末,和酒做饼,封肚脐(神阙),以布袋扎之,其气自顺。本法可用于水气病之肺、肾、心功能不全时有上气喘急的证候,诸药...[继续阅读]

方宝华医论

通脉法

    脉道不通,血气蹇涩。如表邪闭其经络,风痰阻其营卫,或阳不布散于四肢。凡忽而手足厥冷,小儿三关指纹滞涩,推之不动,须以通脉,调济其阴阳两气相接,其厥自回。用生姜煨热捣汁小半杯(约20毫升),略入麻油调匀,以指...[继续阅读]

方宝华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