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一带一路”中医药文物图谱 > 列表
“一带一路”中医药文物图谱 共有 409 个词条内容

张旭《肚痛帖》刻石

    北宋嘉祐三年(1058) 刻。高124厘米, 宽56厘米。藏西安碑林博物馆。所摹刻的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之草书《肚痛帖》计30字, 释文为: “忽肚痛不可堪, 不知是冷热所致, 取服大黄汤, 冷热俱有益, 如何为计, 非临床。” 原刻系国家一级文...[继续阅读]

“一带一路”中医药文物图谱

佚名《伏羲女娲像》单页

    唐。纵: 左边175厘米, 右边199.6厘米; 横: 上部82厘米, 下部53.7厘米。1960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藏故宫博物院。绢本, 设色画。图绘伏羲、女娲二像, 人首蛇身, 盘曲交错, 成螺旋形。女娲手举规,伏羲手擎矩。四周天空布日、月、...[继续阅读]

“一带一路”中医药文物图谱

吐鲁番文书中医药方残片

    唐。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哈刺和卓墓群北区第338号唐墓出土。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药方存字五行, 共45字。其药物组成以张仲景的小青龙汤和刘宋《深师方》中的五味子汤可能性大, 可用于治疗咳嗽气短等。...[继续阅读]

“一带一路”中医药文物图谱

苏颂故里碑

    碑于清光绪六年(1880) 所立。苏颂(1020—1101), 字子容, 原籍泉州南安(今福建省泉州市), 后徙居丹阳(今江苏省南京市)。北宋官吏兼天文学家、药学家。曾参与校注《嘉祐补注神农本草》, 又主编《本草图经》。...[继续阅读]

“一带一路”中医药文物图谱

《世医得效方》书影

    元至元三年(1337) 陈志刊本。藏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危亦林撰。20卷。作者整理家传五世累积验方, 并收集历代各科效方, 按医学十三科编著成书。其第18卷专门论述正骨兼金镞科(即伤科), 总结了14世纪我国骨伤科学的重要成就。...[继续阅读]

“一带一路”中医药文物图谱

丘濬画像

    载《岭南医学史·图谱册》。丘濬(1420—1495), 字仲深, 号琼台, 海南琼山(今海南省海口市) 人。丘濬是明中叶著名政治家、学者, 与海瑞合称为“海南双璧”, 是“岭南四大儒” 之一。丘氏并通医药, 相关著作有《本草格式》《重刊明...[继续阅读]

“一带一路”中医药文物图谱

丘濬故居

    载《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文物集萃》。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金花村。占地390平方米, 建筑面积160平方米, 三进院落。海南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是研究明代民居的实物史料。...[继续阅读]

“一带一路”中医药文物图谱

丘濬墓

    载《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文物集萃》。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 。1986年按原貌重修。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水头村, 由石牌坊、甬道、谕祭碑、石像生和墓冢等组成。...[继续阅读]

“一带一路”中医药文物图谱

陈伯坛遗照

    载《岭南医学史·图谱册》。陈伯坛(1863—1938),原名文炜, 字英畦, 榜名伯坛。广东新会外海(今广东省江门市郊外海镇) 人。年31中举人, 不仕, 专心研讨仲景学说, 系近代广东四大经方派名医之一, 人称“陈大剂”。1930年举家迁往香港...[继续阅读]

“一带一路”中医药文物图谱

《麻痘蠡言》书影

    1933年石印本。载《中国医学通史·文物图谱卷》。陈伯坛撰。...[继续阅读]

“一带一路”中医药文物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