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家金鉴 > 列表
医家金鉴 共有 667 个词条内容

是肝癌还是泡性肝包虫

    1997年6月的一天,我遇到一位拿着化验、B超和CT检查结果来会诊的病人。女性,33岁,藏族,右上腹胀痛,乏力消瘦伴腹部包块5个月余。当地医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阅读平扫CT片,见肝脏右叶增大、外形不规整,其内有一12cm×8cm×7cm大小肿块...[继续阅读]

医家金鉴

是肺癌脑转移还是细粒棘球包虫病转移种植

    一女性病人,38岁,藏族,头痛4个月伴全身抽搐4天,在当地行头颅CT检查,以颅内多发低密度灶性质待定,转移瘤可能转入我院诊治。胸部X线发现左下肺有一类圆形结节影,CT平扫示左下肺后基底段4cm×3.5cm类圆形低密度肿块,边缘清楚,轻度分...[继续阅读]

医家金鉴

正确的治疗来源于正确的诊断

    我是一名超声科医生,从事超声诊断工作已有24个春秋。通过大量的实践,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超声科医生,要想做出一个准确无误的诊断,尤其是对于疑难复杂病例,绝非一件易事,它需要综合全面的临床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切忌单纯...[继续阅读]

医家金鉴

正确的专业思想和态度

    早在2400年前,希波克拉底誓言说:“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诊治的病人是男是女,是自由民是奴婢,对他们我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唯一的目的。”尽管外界变化速度越来越快,病人福祉第一的医学宗旨,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理...[继续阅读]

医家金鉴

冷静的头脑和批判的眼光

    按国外经典说法,医生面对病人时,必须回答好5个问题(A5Q):是什么病?病因是什么?疾病损害的程度和性质?如何治疗?治疗是否有效?500年前,诊断工具(如听诊器、显微镜)的进步带动了解剖、病理、组织和微生物学发展,主导了疾病的诊断...[继续阅读]

医家金鉴

坚实的工作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PET技术诊断肿瘤已经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信任,但18F-FDG只是一种以反映能量代谢为主的显像剂,在活动性炎症、肉芽肿、部分良性肿瘤等病变组织内的摄取,会造成结果判断的困难甚至误诊。根据对肿瘤生物学特点的认识,改用与细胞...[继续阅读]

医家金鉴

开放的思维方式

    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为新世纪的医学同时带来挑战和机遇。以核医学为例,从1896年Becquerel发现核素自发放射现象、1913年deHevesy发现示踪原理以来,核医学就一直站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前沿,被誉为“分子显像”、“生化显像”、“...[继续阅读]

医家金鉴

坚持真理的勇气和实力

    人体由60万亿个不同细胞、成万亿倍数量的不同功能分子组成。生命体现在细胞-分子维持自身结构完整、相互识别、相互沟通的复杂过程中;疾病则是上述分子成分、功能异常的结果。核医学通过影像技术,在活体上显示致病分子、疾...[继续阅读]

医家金鉴

从现有的影像资料中发现蛛丝马迹,拓展诊断思维,主动为病人查找病因

    2004年8月,一位50岁的男性病人因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1年收住我院神经内科。病人近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从右下肢开始逐渐发展为双下肢无力,下楼梯时无力更明显,并有行走不稳。当久站或久坐后双下肢出现麻木感,偶有...[继续阅读]

医家金鉴

认真负责,解除困扰病人14年的顽疾

    一位61岁的男性病人,每当上午和下午饥饿时即出现心慌、多汗、全身无力、昏厥等症状,须注射高浓度葡萄糖后才缓解。为预防上述症状的发生,每日须进食5餐。病程已达14年,自起病到现在体重增加29kg。由于病症严重,不能坚持日常工...[继续阅读]

医家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