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悬壶济世 > 正文

五、《内经》关于诊法、辨证的内容
中医学

诊法和辨证是中医对疾病作出诊断的过程,诊法是通过望、闻、问、切的诊察方法获得关于疾病的感性材料,辨证则是对诊察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从而得出一个综合性的诊断结果,并进一步依据这个诊断结果确定治疗方案。《内经》论述诊法的内容,基本上可以用望、闻、问、切的四诊概括之。《内经》认为,人体的疾病都会有外在的表现,而这些表现于外的表象就成了探求疾病内在本质的“中介物”,中医凭借四诊的方法,通过对疾病外在表现的观察作出诊断,即所谓“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这也是中医整体观的一种具体运用。关于四诊的具体内容,《内经》中有丰富的论述,这里只选择介绍一些望诊、切诊的内容。《内经》中的望诊,大体包括望神、望色和望形态,望神、望色是观察人的精神状态和皮肤、眼睛、舌、尿液等的色泽变化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如“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等,这些叙述虽然都非常直观,却往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另外,还有五色望诊的内容,将青、赤、黄、白、黑五色的变化与五脏、五行联系起来,不仅论述了五种色泽的正常与异常,而且将其纳入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之中,利用五行生克的规律对疾病作出诊断和预测。在正常情况下,脏腑之气外华,形成正常的五色,所谓“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如果脏腑有病,就会出现不正常的色泽,即赤如赭、白如盐等皆属异常。又如“肺热者,色白而毛败”,“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以及“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等,也是对五色诊病的经验总结。望诊的诊断作用,《内经》是很重视的,《难经·六十一难》更有“望而知之者谓之神”的说法,如果是有丰富经验的医生,经过细心诊察,望诊确实具有颇高的诊断价值。
切诊的内容,《内经》中论述得也很详细,主要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在诊脉的方法上,《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提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这就是要医生诊脉时,必须安神定志,思想集中,细心体察脉象,这样才能对脉象的变化有较为精确、全面的认识。关于诊脉的时间则提出“诊法常以平旦”的要求,因为此时“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实际上是要尽可能地排除与疾病无关的其他干扰因素,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关于脉诊的部位,《内经》中记载了多种方法,有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独取寸口诊法等。其中对于独取寸口诊法的理由,《内经》中作了这样的论述,“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这不仅阐明了寸口为什么可以诊候五脏的病变,也反映了《内经》对于脏腑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与血脉的关系的认识水平。
正常的脉象叫做“平脉”,《内经》从脉搏跳动的次数、脉位的浮沉、脉体的形状等几个方面作了叙述,此外还有“四时平脉”,“五脏平脉”等。不正常的脉象叫做“病脉”,《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前面讲的是平脉,后面是从脏腑和时令相关的角度讲病脉。这段论述还是原则性的,比较笼统,而关于脏腑病脉、四时病脉、诸脉主病等具体内容上,《内经》都有详细的论述。
辨证方面,《内经》中并没有提出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这样明确的概念,但这些辨证的具体内容,在《内经》中却多已存在,可以说,后世形成的各种系统辨证方法都是在《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而成的。如以脾脏的辨证为例,诸如“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病,身痛体重”,“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脾病者,唇黄”,“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飱泄,食不化”,“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通过对各种与脾脏病变有关的临床表现的归纳,就能够对“脾”的病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实际上也就是关于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等方面的内容,而六经辨证,《内经》中更有明白、系统的记载。运用《内经》中关于诊法和辨证的内容,就可以对疾病作出诊断,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法则和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