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清史·报刊表》

所属栏目:方汉奇传

2005年,方汉奇应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戴逸之请,主编《清史·报刊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谷长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叶凤美教授参编此表。
《清史·报刊表》收录自顺治元年十月初一日(644年10月30日)至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国内出版的汉文、少数民族文、外文,以及海外的华文报纸和杂志,全表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汉文及少数民族文报刊表”。该表以创刊时间为序,逐一收录了上述时间段在中国境内(含港澳台)出版的已知的手抄与印刷的全部非外文报刊,包括汉文(含文言、白话、方言、罗马字母拼音、简字拼音)少数民族文(含满、蒙、藏、回、朝文)报刊,官办、民办与外国人办的报刊。该表由谷长岭负责,叶凤美等参与。方汉奇编录了其中的古代报刊部分。
第二部分为“外文报刊表”。收录了在中国境内(含港澳台)已知的全部外文报刊,包括葡萄牙文、英文、日文、法文、俄文、德文、意大利文等七种文字的报刊,还包括中外文合刊和外文间的合刊,无论公私,也无论主办者是外人或国人。该表由叶凤美负责(其中的俄文、葡萄牙文报刊分别由通俄文的赵永华博士、懂葡文的林玉凤博士提供系统的初始材料)。
第三部分为“海外华文报刊表”。收录了在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的2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的华文和华文、外文合刊的报刊,既包括国人、华侨主办的,也包括外国人主办的。该表由方汉奇负责,谷长岭、叶凤美参与。
方汉奇在治学上倡导“尊重前人的劳动成果”一一《清史·报刊表》在编纂之初,就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先搭建起了一个框架,在此基础上,重点查阅新老著述400余种,陆续征引240余种。方汉奇特别强调查阅原报的重要,在组织编纂《清史·报刊表》之初就明确把寻找、查阅原报作为工作重点。为了查阅原报,除《清史·报刊表》编纂组成员前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大量原件外,方汉奇还组织了数十位新闻史专家、教授、副教授、已毕业博士和在读博士生协助查阅有关资料一一
就地或分赴北京、天津、吉林、沈阳、济南、苏州、武汉、长沙、西安、合肥、成都、昆明、贵州、兰州、福州、南宁、广州、香港、台湾、澳门,以及美国等地图书馆查阅清代报刊。收藏清代报刊最多的上海图书馆,谷长岭、叶凤美就先后去了9次。方汉奇也亲赴苏州、国外等地的图书馆查阅。几年来共查阅包括原件、缩微件、影印本、书影在内的报刊830佘种。
作为全国多个集报组织的顾问,方汉奇与集报界一直有着密切联系,因此,编纂《清史·报刊表》时,他还搜集了集报界收藏和新发现的清代报刊的信息。
在充分吸收已有成果和广泛查阅海内外报刊资料的基础上,历时5年,方汉奇主编的《清史·报刊表》于2010年底交稿,编纂了20万字左右的报刊表初稿,汇编了110万字左右的注本,撰写了26万字左右的考异和5万字左右的索引。其中,20万字左右的报刊表将纳人《清史》正文,与“学校表”合为一卷,作为《清史》的第92卷。注本和考异,则只供审核表文时参考,不属于《清史》的正文。
《清史·报刊表》收录清代报刊2719种,大大超过了迄今国内外任何著述。“前此掌握的数字约仅2000种,增出的部分都是编撰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陆续发现的。”在编纂人表内容时,为了力求准确,方汉奇等人不但注重参考新近出版的、学术性强的著述,而且还尽量多地通过原报核实已有记载,尽可能地发现和订正已有记载的讹误,例如,订正学术界对于《台南新报》的误识。
有人认为《台南新报》是汉文报纸,称其1895年创刊于福建;有人认为,该报是1903年由《台澎日报》改名而来;而有很大影响的冯自由的《辛亥前海内外革命书报一览》,则不仅将《台南新报》记为1902年创刊的汉文《台南日报》,还将该报说成是革命报纸,将连雅堂(连横,《台湾通史》的作者、连战之父)说成是该报的负责人。
为了辨明正误,方汉奇等人找到了14则关于《台澎日报》《台南日报》的记载,在找不到《台南新报》和所谓的《台南日报》原报的情况下,转而查阅了1899年、1900年转载台湾报纸新闻较多的《知新报》。根据《知新报》的转载情况和综合分析14则记载,终于判明:《台南新报》1900年3月16日由《台澎日报》改名而来,是日文报纸。所谓的《台南日报》并不存在,是《台南新报》的讹称。已有的14则记载中,包括2003年台湾出版的《台湾报业史》,13则有错,另外一则又极简略。《台南新报》只不过辟有汉文版,连横只是在1905年至1908年任职《台南新报》汉文部主笔,现有的连横传记材料于此均有误记。由于《台南新报》是日本人主办的日文报,所以,中国人以及汉文内容都不占主导地位,连横并不是该报的主要人员。辛亥革命期间该报发表揭露、抨击清政府或沙俄等国的文章与报道是和当局的政策相一致的,根本就不是“革命”报纸……
就像上述将子虚乌有的《台南日报》予以排除一样,《清史·报刊表》还排除了其他50多种被误记和疑点极大的报刊。在编纂过程中,方汉奇等人陆续将新的发现和心得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有的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新华社还就其中一篇发了消息。
此正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推荐内容


人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