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世界》的诞生

所属栏目:中国教育期刊史论

《教育世界》每月上、下旬出版,从未有间断,至1908年1月,共出版166期。半月1期,年成1辑,分辑为《教育丛书》,共出7辑,标志着中国教育期刊的正式诞生。前期主编是罗振玉,自第69号始主编为近代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王国维在文学、文字学、考古学、史学诸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留下了鸿篇巨著。1902—1907年,王国维主编《教育世界》达六年之久。他一生曾主编过多本有影响的杂志,除《教育世界》外,还有《农学报》《国学丛刊》《学术丛编》等。在编辑工作方面非常有经验,“既是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师,又是中国现代具有突出个性的学术编辑家。他巧妙地将学术与编辑工作融为一体,使自己成为一身兼二任的‘编辑—研究—编辑’双向进程、互相促进的编辑家的典范。《教育世界》的突出成就及注重教育研究的特色与王国维的编辑风格有直接关系”[1]。为该刊撰稿及提供译稿的除了王国维和罗振玉外,还有张元济、高凤谦、樊炳清、陈毅(黄陂)、罗振常及日本《教育时报》主笔辻武雄等。
《教育世界》延续《万国公报》《农学报》等教会报刊和维新报刊的编辑风格,特意为刊物订立宗旨:“一引诸家精理微言以供研究,二载各国良法宏规以资则效,三录名人家言谘行以示激劝。若夫浅薄之政论、一家之私言与一切无关教育者概弗录。”[2]将刊载内容严格限定在教育领域内,主要研究各种教育学说、考察各国教育制度、介绍教育名人逸事等。
该刊初出版时为线装本。在栏目和内容设置方面,虽然罗振玉在该刊第1号的《教育世界序例》中描述得比较丰富,“每册前列论说及教育规则与各报后附译书”,但是,出版后内容比较单调,只有“文篇”和“译篇”两个主打栏目,外加“学校”“卫生”以及介绍日本教育行政机构的“文部”栏目,而没有他说的“论说”等栏目。显然,这直接受到《农学报》专栏设置的影响。下面是《教育世界》(1901年5月)第1号目录:
教育世界序列

上虞罗振玉


文篇
教育私议

罗振玉


译篇

山阴樊炳清译


日本各省管制规则
文部省管制
文部省分课规程
文部大臣官房秘书课事务分掌规程
文部大臣官房文书课事务分掌规程
文部大臣官房会计课事务分掌规程
文部大臣官房图书课事务分掌规程
文部省参事官并参与官所当转议事项
学校
学校管理法(未完)

[日]田中敬一编


宁乡周家树译


卫生
学校卫生学(未完)

[日]医学士三岛通良著


钱塘汪有龄译


文部
日本文部省沿革略(未完)
有时,栏目内容相当单调,如1903年9月第58号:
文篇
大学堂译学馆章程(续)
译篇
东京盲哑学校校长小西信八君传
日本现时教育(续)

[日]吉村寅太郎著


罗振常译


自第69号起由王国维主编,《教育世界》改为新式装订,为大32开本。内容比前期有了很大的扩充,开辟栏目近20个。其中,“论说”“代论”“视学报告”“文牍”等栏目,主要刊登国内有关教育的言论、章程、奏折、调查报告;“学理”“教授训练”“修身训话”“学校管理”“家庭教育”“学制”“教育史”“学术史”“传记”“杂纂”等栏目,主要刊载译作,介绍外国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小说”“文苑”等栏目,主要刊登外国教育小说和王国维的诗、词等。下面是第69号目录:
插画
本报发起人罗振玉氏
论说
孔子之美育主义

王国维


论近代教育学之变迁

劼 生


学理
斐奈楷氏之教育学说
教授训练
地理教授法(未完)
学制
述法国女子教育
传记
美国弗兰克林自传(未完)
美国教育家玛利丽蓉女史传
小说
家庭教育小说姊妹花(未完)

[英]哥德


丛谈
留声器
世界最古之大地图
世界最古之格言集
童子善疑

时麦
丹麦兴学
本国学事
京师
直隶
湖北
湖南
外国学事
记坎拿大地方教育
记美国高等夜学校
记伦敦高等工学校
瑞士学校系统考
哲人其萎
杂录
教育家格言
来稿
蒙学读本编纂略

两广学务处稿


修身教科书编纂略

两广学务处稿


文牍
管学大臣等奏遵旨重定学堂章程妥筹办法折
管学大臣等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
显然,改版后的《教育世界》是一个以教育研究为主,兼登教育新闻、事件,以及文艺、人物传记等在内的综合型教育期刊。栏目多、容量大,综合性是早期教育期刊的一大特点。
《教育世界》每期100页,销往全国各大城市,是当时中国教育期刊中发行量最大、出版时间最长、影响也较大的教育杂志,对清末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曾作出过巨大贡献。


推荐内容


历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