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浩:从《似水流年》到《滚滚红尘》

所属栏目:香港电影

严浩:从《似水流年》到《滚滚红尘》


严浩(1952— ),祖籍江苏吴县,生于香港,其 父严庆澍曾于《大公报》、《新晚报》担任要职,并曾 以“唐人”为笔名撰写长篇章回小说《金陵春梦》、《北 洋军阀演义》等。严浩擅长执导文艺题材影片,其中 《似水流年》及《滚滚红尘》让他分别获得第4届金像 奖及第27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香港电影诞生了一股短暂却辉煌的“新浪潮”, 迄今为止,它始终被视作香港电影百年史上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至于这股浪潮的 先锋者,则公认是拍于1978年,以临时演员的喜怒哀乐为题材的《咖喱啡》,而 该片的导演严浩,也由此拉开了他光影生涯的序幕。
1975年,从伦敦电影学院毕业的严浩回到香港,成为“TVB”菲林组(用胶 片拍电视剧的创作组)的首批编导之一,同事中还包括其师姐许鞍华。1978年, 严浩与陈欣健、于仁泰合作成立影力电影公司,创业作《咖喱啡》票房达200多 万港元,位居全年十大卖座片之一。但严浩并未因此继续“影力”,而是转投“嘉 禾”,并先后执导了少年犯罪片《夜车》(1979)及搞笑喜剧《公子娇》(1981), 此时,他也开始在作品中添注更鲜明的主题。
1984年,严浩在夏梦的青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支持下,赴广东潮汕执导乡土 文艺片《似水流年》。这是“青鸟”的收官之作,却一举夺得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 奖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在内的多项大奖,而严浩也因此踏上新高峰。 然而,由于用真名在大陆拍片,严浩也一度遭台湾方面封杀,唯有写“悔过书” 才能过关,为此他也付出三年未拍新戏的代价。
1987年,严浩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执导了《天菩萨》,虽然是冷门题材, 但严浩对内地风土人情、文化观念几乎全无隔阂的拿捏及掌控,却成为当时香港 影坛一个少有的异数。也正因如此,1988年,严浩受徐克的电影工作室之邀,以 身兼编、导、演三职开拍《棋王》,岂料没过多久,两人便因在创作与风格上理念 不合而将《棋王》停拍,而这亦成为严浩事业的一个低潮。
1990年,严浩与原作者三毛一同将小说《滚滚红尘》改编为剧本,并在徐枫 的汤臣(香港)电影有限公司支持下拍成电影。结果,《滚》片在台公映时非但以 1400多万( 新台币) 票房成为全年最卖座的华语文艺片,在香港影市收入也超过 600万港元,成为严浩从影以来在港票房最高的作品。更令人咋舌的是,影片还 在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获得12项提名,并最终夺得包括“最佳剧情片”、“最 佳导演”、“最佳女主角”等在内的八项大奖,至今仍是金马奖获奖数量纪录的保 持者。
《滚滚红尘》在商业及艺术上的双重成功,也令严浩在翌年得到复拍《棋王》 的机会。当然,此时严浩依然无法与徐克磨合,最终唯有硬着头皮将之完成,而 《棋王》尽管票房惨淡又拿不到任何奖项,但在多年后的今日,依然有许多影迷对 此津津乐道。
自90年代中期始,严浩开始将创作视角置于内地农村,力求在乡土实景及朴 素气息中突出对人性命运的探讨及思考,“宿命”在其作品中的价值与意义更是不 降反升。1995年,他将张成功小说《苦海中的泅渡》改编为《天国逆子》,令斯 琴高娃成为第一位夺得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影后的内地影星。值得一提的是,十 年前,亦是严浩以《似水流年》让她做了首位来自内地的金像奖影后。1996年严 浩再接再厉,将莫言的《姑奶奶披红绸》拍成《太阳有耳》,并夺得柏林国际电影 节最佳导演“银熊奖”,而这两部作品的问世,亦令评论界坚称:芸芸香港导演 里,唯有严浩能将内地题材拍出与内地导演无二的面貌!
但遗憾的是,《天国逆子》在香港乏人问津,《太阳有耳》更是没有戏院愿意 排片放映,最终只有先后于研讨会及艺术中心放映两场,才能让相当有限的观众 得机一睹。自此,严浩的作品越来越少,十年间只有《我爱厨房》(1997)、《庭院 里的女人》(2001)及《抹茶之恋味》(2005,另名《鸳鸯蝴蝶》),但与其说是他 创作力不复以往,不如说这是他对个人风格的坚持:淡而有味,言之有物,不盲 目商业化,追寻命运的价值与身份的定位。
2012年,严浩推出了他的新作《浮城大亨》,反响虽不尽如人意,但幸运的 是,时隔7年,观众依然在香港的情怀、历史的变迁、命运的冲击、人性的坚守 里,找回了原来的严浩。而此时对严浩来说,其不循北上大潮而行的态度无论会 否被唤作“独行者”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终究能作为香港电影中一个不可 或缺的人物,延续着属于自我的创作。


推荐内容


专业词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