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所属栏目:初中历史课本解说

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以三国时魏国诗人曹植的《洛神赋》为题材画的。曹植是曹操的儿子。曹植和他哥哥曹丕跟着曹操在河北大破袁绍的时候得到甄氏。曹植爱慕甄氏,一次曹植到京城朝见,得知甄氏不堪谗言而自杀,心里非常难过。他在归途中经过洛水,更增添了他对甄氏的怀恋,于是作叙事诗《感甄赋》。以后,此诗被魏明帝改名为《洛神赋》。顾恺之就以这篇赋为题材,画成《洛神赋图》。此图纵27.1厘米,横572.8 厘米。
课本上的这张彩色插图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幅图主要 是形容洛神的美貌以及她和曹植若即若离的关系。画面上 身穿红色长衣,坐在洛水边上的是曹植。身后有三名侍者 手持宫扇,两名侍者手捧诗书。曹植面对着日益思念的洛 神,表现出非常爱慕的神色。洛神“奇服旷世,翩若惊鸿,婉 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她梳着高高的云髻,手持麈 尾(即拂尘)以依恋之情望着曹植,好似在互相交谈。左边 有风神在收风,借以描绘神灵都同情曹植和甄氏的爱恋。
课文选用这幅插图主要是为了说明魏晋时期的绘画 艺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顾恺之的作品正是这个时期艺 术高度发展的代表。
学习建议:观察这幅图画,还应配合第22课中的两幅顾恺之 的图画,重点应了解他的人物画的创作特点和他的主要代表作。通 过仔细观察这些图画的人物、山水特点,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 物鉴赏能力。


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推荐内容


专业词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