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台班戏目》

所属栏目:中国京剧

《春台班戏目》

  毛边纸,无格,用毛笔抄录。除封面外,共42页。册宽22厘米,高约15厘米。经过托裱装订,现藏上海图书馆。全册记录皮簧、昆曲、秦腔、时曲等声腔剧目700余种(含重见目),以皮簧剧居多。封面有“春台班戏目”“乾隆三十九年巧月立”及“生财大道”三行字。抄录戏目的字迹主要有两种:第1~5页和第34页为行书,分别抄录《玉宝瓶》《应天球》《混元盒》等本戏46种以及《盗萧后马》《天赐金》《奇冤报》等“新戏”4种;其余绝大部分剧目用楷体抄写,错字较多,内容包括“全班戏目”,余三胜、王九林(龄)、周上奎、童应喜、陈鸾仙、郑连贵、丁鸿宝7名主要演员的演出剧目,以及藕香堂(主人陈鸾仙)、净香堂(主人郑连贵)、景春堂(主人朱福喜)、余庆堂(主人“汪寡妇”)、槐庆堂(主人王长桂)、景福堂(主人未详,弟子有汤金兰等)、丽春堂(主人张金麟)、景庆堂(主人孙玉香)、日新堂(主人殷采芝)、春庆堂(主人未详)、玉珠堂(主人未详,弟子有陈美玉,为陈鸾仙侄孙)、松桂堂(主人未详)12个私寓的演出剧目,并单独列有“三国志戏”30出。这些剧目大都为小本戏或折子戏。上述演员和私寓的演出活动都是始于道光年间。余三胜为春台班台柱,著录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刊本《都门纪略》。据《长安看花记》及《花天尘梦录》载,陈鸾仙藕香堂立于道光十六年(1836),孙玉香景庆堂立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此册抄录时间,不应早于景庆堂名出现的1846年。而陈鸾仙、丁鸿宝咸丰中另组重庆班,王九龄同治初年是四喜班领衔生脚,均已不在春台,故《春台班戏目》的抄录时间应早于此,所记当为道光末年即1850年前后该班的演出剧目。此册封面虽写有“乾隆三十九年巧月立”,但与内容不符,可能是沿用旧年空白账簿。《春台班戏目》的抄录人,据王芷章《中国京剧史编年》,为春台班笛师方国祥。方国祥生于嘉庆六年(1801),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道光、咸丰间在春台班奏技近40年。方氏为梨园世家。此册传至其曾孙方问溪。1933年曾由北京图书馆借来在戏曲音乐展览会上展出。其后由戏曲研究家周明泰收藏,后捐赠给上海图书馆。这份戏目,完整地记录了清代春台班包括主要演员、搭班私寓在内的全班演出剧目,具有珍贵的文献与研究价值。

《春台班戏目》

《春台班戏目》

《春台班戏目》


推荐内容


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