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可均编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1988-11

严可均(公元1762~1843 ),字景文,号铁桥,清代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是有名的文字学家,精于考据。他编辑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他很聪明,博闻强记, “弱冠治经”,很早就开始读经书,于嘉庆五年(公元1800) 38岁时中举人,官至建德县教谕,后来称病辞归,专做学问,从事著述编辑工作。他一生著作甚多,有《说文声类》、《说文校议》、《铁桥漫稿》等。在这些著作中,涉及天文、算术、地理、鸟兽、虫鱼、声类等。他知识渊博,除了编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外,还校辑了《四录堂类集》。
严可均编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开始于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他当时46岁, “肆力九年,草创初定,又肆力十八年,拾遗补缺,抽换之、整齐之、划一之,于事而竣”,就是说,他花费了27年的辛勤劳动,到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72岁时才编辑完成这部大书。编完这部书后八九年时间,他就去世了。为了这部巨著的编辑工作,他几乎用了毕生的主要精力。
严可均编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背景是:嘉庆十三年,仁宗下诏开全唐文馆,编辑《全唐文》,当时有名的文人多被邀请参加,严可均未被邀请,他心里很不平,一气之下,决心一个人独自编辑一本与《全唐文》差不多的大书,这便是《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关于这件事,《清史稿·严可均传》里有所记载: “嘉庆十三年,诏开全唐文馆,可均以越在草茅,无能为役,慨然曰: ‘唐之文,盛矣哉!唐以前要当以总集。斯事体大,是余之责也。’及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使与《全唐文》相接,多至三千余家,人各系以小传,足以考证史文,皆从蒐罗残賸得之,覆检群书,一字一句,稍有异同,无不校订。一手写定,不假众力。唐以前文,咸萃於此焉。”选文章从上古起,到六朝止,作为《全唐文》的前接部分,这部书也可以说是《全唐文》的姊妹篇。
严可均的编辑态度是十分严肃认真的,搜罗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力求齐全。他在序中说: “广搜三分书,与夫收藏家秘笈,金石文字,远而九译,旁及释道鬼神,鸿裁巨制,片语单辞,罔弗终录,省并复叠,联类畸零。”他录辑时,经传不录,只录经传中所载之誓诰箴铭等文章;佚诗不录,录佚经;岣嵝碑字难识不录,录金石刻辞;史记、两汉、三国、宋、齐、后魏及汉纪、后汉纪、华阳国志之论赞,佚史之纪传、方志录史序、史评、佚史的论赞,佚史之纪传、方志、子书见存者不录,录佚文及佚子书;屈骚见存不录,录宋玉、贾谊以下之拟骚等等。录集的文章有70种:赋、骚、制、诰、诏、敕、玺书、下书、赐书、册、策命、策问、令、教、誓、盟文、对策、对诏、章、表、封事、疏、上书、上言、奏、议、驳、檄、移、符、牒、判、启、牋、奏记、书、答、对问、设论、难、释难、辨、考、七、记、序、颂、赞、连珠、箴、铭、诫、传、叙传、别传、约、券、诔、哀册、哀辞、墓志铭、碑、灵表、行状、吊文、祭文、祝文、题后、杂著等。因为面广、齐全,所以,从这部书中,可以找到唐以前所有的单篇文章,及一些史论、子书等的辑佚文章。
在编辑方法上是分代编次,每代文章秩序的排列,从皇帝开始,依次为后、宗室诸王、国初群雄、诸臣、宦官、列女、阙名、外国、释氏、僊道、鬼神。各篇之末,都注明见某书某卷,这很便于查找考证。更为可贵的是,凡文章作者都附有小传,讲明他的乡里、生平事迹。如全后汉文中录了班固的文章,在文章前有他的小传: “固字孟坚,虎子,永平中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建初中迁玄武司马,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塞,以为中护军,行中郎将事,及宪败、坐下狱死,年六十一,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一十五卷,集十七卷。”这概括了他的一生。这部书,不仅搜罗的文章比较齐全,也是一部唐以前3000多作家的传记,这是很有价值的。
全书15集,计746卷,收集了3496人的作品:上古三代文16卷,206人;秦文1卷,16人;汉文63卷,334人;后汉文106卷,470人;三国文75卷,294人;晋文167卷,830人;宋文64卷,278人;齐文26卷,131人;梁文74卷,204人;陈文18卷,63人;后魏文60卷,302人;北齐文10卷,84人;后周文24卷,61人;隋文36卷,168人;先唐文1卷,54人,另有韵编姓氏5卷。



更多同类【古代编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