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编辑《史籍考》
1988-11

我国最大的一部史籍目录是章学诚编辑的《史籍考》。这是一部尽收史部书籍的巨大专科书目。
章学诚(公元1738~1801 ),字实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清代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他的一生主要是致力于讲学、著书和编书,没有做过什么大官。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才举进士,这时他已41岁,可见仕途并不得意,后来做了国子监典籍的小官。此后还在湖广总督毕沅那里做过幕府。因为毕沅是个学者,他们意气相投。当时毕沅正编《续资治通鉴》,章学诚主要是帮他干这一工作。章学诚曾先后讲学于定州定武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归德文正书院。他家藏书很多,从小博览群书,很有学问。《清史稿·文苑传》有关于他的记载,说他自少喜读书,涉及面很广,他与当时学者朱筠很熟悉,朱家藏书数万卷,章学诚常到他家, “因得纵博群籍,与名流相讨论,学益宏富”, “其于古今学术,辄能条别而得其宗旨,立论多前人所未发”,可见他很善于思考。他的一生除了讲学授徒,就是写书,有很多著作,著有《文史通义》8卷,它是古代史学理论名著;还有《实斋文集》、《校雠通义》、《古文十弊》等。他编辑的书也很多,除了《史籍考》和协助毕沅编辑《续资治通鉴》外,还编辑了《湖北通志》、《和州志》、《亳州志》、《永清县志》。
《史籍考》是章学诚编辑费力最多的一部书。他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49岁时开始,就一直十分认真地进行编辑。他有明确的编辑思想,一整套编辑原则和方法。他提出要“古逸宜存”, “家法宜辨”, “剪裁宜通”, “逸篇宜采”, “嫌名宜辨”, “经部宜通”, “子部宜择”,“集部宜裁”, “方志宜选”, “谱版宜略”, “考异宜精”, “板刻宜详”, “制书宜尊”, “禁例宜明”, “采摭宜详”, “繁冗者宜删”, “重复者宜并”, “漏略者宜补”, “舛误者宜正”。总之,他对编辑《史籍考》的态度是十分严肃认真的,要求准确、详尽、完备、精练。晚年,他虽贫病交加,双目失明,仍然坚持编撰《史籍考》,直到辞世,精神可感。
《史籍考》除了他生前编辑了10多年之外,还先后经过15位学者的校正、整理、增订,前后经过了60年时间的编修,到公元1847年才最后完成。也就是说,他死后,别人又经过46年的继续奋斗,才彻底完成《史籍考》的编辑工作。
《史籍考》全书共329卷,分11部,55类。一是纪传部,下分正史、国史、史稿3类。二是编年部,下分通史、断代史、记注、图表4类。三是史学部,下分考订、义例、评论、蒙求4类。四是稗史类,下分杂史、霸国2类。五是星历部,下分天文、历律、五行、时令4类。六是谱牒部,下分专家、总类、年谱、别谱4类。七是地理部、下分总载、分载、方志、水道、外商5类。八是故事部,下分训典、章奏、典要、吏书、户书、礼书、兵书、刑书、工书、官曹10类。九是目录部,下分总目、经史、诗文、图书、金石、丛书、释道7类。十是传记部,下分记事、杂事、类考、法鉴、言行、人物、别传、内行、名姓、谱录10类。十一是小说部,下分琐语、异闻2类。
从以上可以看出,他搜集了各种史籍书,内容十分广泛,资料十分丰富,对后人颇有研究参考价值。



更多同类【古代编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