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竑编撰《玉堂丛语》
1988-11

《玉堂丛语》是一本人物言行录,类似《世说新语》,是史料笔记。它的编撰者是明代的焦竑。
焦竑(公元1540~1620 ),字弱候,江宁(今南京)人,是明代有名的学者、史学家。他“博极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杂说,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训雅,卓然名家。”他著作甚多,著有《献徵录》、《澹园集》、《易筌》、《老子翼》、《庄子翼》、《焦氏笔乘》,还编撰有《国史经籍志》。《玉堂丛语》是他一生中最后编辑的一本集子。
《明史》有《焦竑传》,说他跟从督学御史耿定向学习,耿选十四郡名士在崇正书院读书,焦竑为长。可见学习很好。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 ),他49岁时殿试第一,中了状元,官翰林院修撰。皇长子出阁,焦竑为讲官,讲得很好,皇子“称善”,很满意。他因为很有名气, “性复疏直”,对一些不公正、不满意的事,喜欢讲直话,同僚们十分讨厌他。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他57岁时主持顺天乡试,有些举子写文章用语险诞,焦竑因而被劾。谪福宁州同知。此后便没有再做官。他与李贽很好。他万历四十八年(1620)去世,时年80岁。熹宗时, “以先朝讲读恩,复官,赠谕德,赐祭子”,算是死后才给他落实了政策。福王时,追谧文端。
焦竑70多岁时才编辑《玉堂丛语》,编好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他虽然编辑成书很晚,但他很早就开始搜集资料,他在序言中说: “余自束发,好览观国朝名公卿事迹。”可见很小就喜爱读这类东西,后来逐渐开始搜集。他搜集的内容比较广泛, “凡人品之淑慝,注厝之得失,朝廷之论建,隐居之请求,辄以片纸志之,储之巾箱。”各方面的内容都搜集,用纸记成卡片,保存在箱子里。对焦竑搜集整理编辑此书的过程和内容顾启元在为《玉堂丛语》作的序中讲得很明白,他所讲的大体上是可靠的,他说顾启元是焦竑同时代的人, “以其腹笥所贮词林往哲之行实,昉临川《世语》而记之者也。其官则自阁部元僚,而下逮于待诏应奉之冗从。其人则自鼎甲馆选,而旁及于徵辟荐举之遗贤。其事则自德行、政事、文学、言语,而微摭于谐谑、排觝之危言。其书则自金馈石室,典册高文,而博采于稗官野史之余论。义例精而权量审,闻见博而取舍严。词林一代得失之林,煌煌乎可考镜矣!”焦竑搜集了大官、小官、各种有名的、无名的、当政的、在野的人物的言行事迹,既有口头流传的,也有典籍上记载的。在广泛搜集的基础上,经过他严格选择、仿效《世说新语》的形式编辑成书。
对焦竑严肃认真的编辑态度和善于识别的眼力,也是使人十分赞赏的,郭一鹗在序中说他善于从装满资料的万有脑库里,从万卷珍藏中选择, “能裒集,更能衷裁。抽精骑于什伍,拣粹腋于众白”,选择出精华,使后来者学习,以补正史之不足。对他编辑这本书评价很高。
《玉堂丛语》共8卷,分54类。卷一是行谊、文学、言语。如行谊主要是讲一些人行为光明磊落的故事,如文徵明“性不喜闻人过,有欲道及者,必巧以他端易之,使不得言。终其身以为常。”卷二是政事、铨选、筹策。卷三是召对、讲读、宠遇、礼乐、荐举。卷四是献替、侃直、纂修、侗护、忠节。卷五是识鉴、方正、廉介、义㮣、器量、长厚、退让、慎密、敏悟。卷六是出处、师友、品藻、事例、科试、科目、容止。卷七是赏誉、企羡、恬适、规、豪爽、任达、夙惠、游览、术解、巧艺、伤逝。卷八是志异、简傲、谐谑、俭啬、汰侈、险谲、忿狷、纰漏、惑溺、仇隙。
记述的内容,每一条有长有短,有多有少。许多是作者自己的见闻,有些是采自有关人物的碑铭、传记、年谱,有些是摘自文集及其他典籍。有些资料其他地方没有记载,赖此书得以保存。这本书对研究明史有一定的价值。



更多同类【古代编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