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编辑《绝妙好词》
1988-11

周密(公元1232~1308 ),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祖籍济南。曾祖父随宋室南渡,寓居湖州;周密生于湖州,可以说他是湖州人。他是南宋有名的文学家,尤擅长词学,和王沂孙、张炎齐名,世称宋末三大词家。他也是一个出色的词学编辑,编辑了《绝妙好词》,至今仍流传不衰,在词学史上很有影响。
周密一生中,做官时间很短,主要是从事著作、编辑。他20多岁时,在宋淳祐、宝祐年间,做过义乌知县。公元1276年元兵攻占临安,宋谢太后和恭宗赵显奉传国玉玺及降表降元;宫中礼乐祭器、册宝、仪仗,全部被元兵北运;皇室人员也被押至上都。这年,他44岁,正居杭州,眼见了亡国的惨剧,不久就迁住湖州,从此没有再做官,以示怀念故国。他号四水潜夫,因为四水是吴兴之名,这里有四条水:苕水、余不水、前溪水、北溪水,合流入霅溪。晚年曾著《武林旧事》,回忆临安作为南宋京城时的盛况,充满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在自序中说: “及时移物换,忧患飘零,追想昔游,殆如梦寐,而感慨系之矣!”清朝鲍廷博说他在序中“声情绵邈,凄然有故国旧君之思,不仅流连今昔而已。”他编辑《绝妙好词》,也寄托了这种思想。
《绝妙好词》的原版上写着“弁阳老人周密原辑”。弁阳老人是他自己晚年的称号,可见《绝妙好词》是周密晚年在湖州编辑成的。《绝妙好词》共7卷,周密选录南宋从张孝祥起,到仇远的100多年间,132位词作家的词作近400首。这部词选的特点,首先是,由于他自己很讲究词的格律,注重形式,注意词的精美、清丽, “以博雅名东南”,所以选辑中选入了许多形式优美、描写细腻的词作。其次是,由于他怀念故国,身受外族压迫的痛苦,所以选入了大量表达这种感情的词作。如第七卷中,他自己的《法曲献仙音》中有: “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销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冷残笛,低送数声春怨。”这是吊太后殿内雪香亭梅而作。又如王沂孙的《踢莎行》说:“白石飞仙,紫霞凄调,断歌人听知音少,几番幽梦欲回时,旧家池馆生青草。风月交游,山川怀抱,凭谁说与春知道,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苹花老。”特别是有一首王夫人的《满江红》,这是她从谢太后被押北上在汴京时写的,充满思旧之情: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山月。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再次是,他选的不一定都是名人之作,只要他认为符合他的选词标准的就选入。所以,有人说他选的词人是“大半予所未晓者”, “草窗所录词,见于杂著者多。”这不能说不是一个特点。总的来讲,人们对他的这个选本是很推崇的,说这个选本“音节凄清,情寄深远,非徒以绮丽胜者”, “盖词家之准的”。还说, “蕴籍雅饬,远胜〈草堂〉、〈花庵〉诸刻”,“诚善本也”。《草堂诗余》、《花庵词选》,都是当时有名的诗词选本,人们认为《绝妙好词》比它们好,可见其影响之大。
周密将《绝妙好词》编辑好之后,并未外传,也没有刻印,很长时间人们并不知道。手抄本大概是由他自己保存着,直到清朝,抄本不知怎样传到了藏书家钱遵王手里,朱彝尊又从他手里抄录了出来,又经过柯南陔、高江村的考校,并进行了刻印,后来厉鹗和查莲坡加以笺疏,使得《绝妙好词》“不独居人里居出处十得八九,而词中之本事,词外之佚事,以及名篇秀句,零珠碎金,拾无遗,俾读者展卷时恍然如聆其笑语,而共其游历也”。这样,经过许多周折, 《绝妙好词》才得以保存流传;经过笺疏,对作者及词中掌故,人们才得以了解。



更多同类【古代编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