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知识 > 土族 > 列表

第一节 族称族源

    一、族称土族的族称,分自称和他称。土族自称因地而异:青海互助、大通和甘肃天祝一带的土族多自称“蒙古尔”“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或“察汗蒙古尔”(意为白蒙古);青海民和三川地区的土族多自称“土昆”或“忙古”;居住在......查看详细>>

标签:土族

第二节 人口状况

    一、人口数量土族自明代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后,其民族人口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清初,土族主要聚居于甘青各地,其中西宁、庄浪二地最为集中。据梁份所著《秦边纪略》记载,“西宁李土司所辖仅万人,祁土司所辖十数......查看详细>>

标签:土族

第三节 生态资源

    一、自然地理(一)地理位置土族居住比较分散,但几个主要聚居区集中分布在甘、青两省交界地带。其中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北与门源县相接,东北部与甘肃省天祝县、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河为界与平......查看详细>>

标签:土族

第四节 语言文字

    一、土语及其特点土族使用土语。土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内部差别比较大,可分为互助、民和、同仁3个方言区,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及甘肃天祝等地的土语属于互助方言,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查看详细>>

标签:土族

第五节 历史沿革

    一、先民足迹与土族的正式形成(一)土族先民的足迹尽管学术界在土族族源上存在以吐谷浑为主和以蒙古为主的争论,但魏晋以后活动于甘青地区的吐谷浑人和元代陆续迁入青海的蒙古人,无疑是土族最主要的族源和先民,他们在甘青地......查看详细>>

标签:土族

第六节 民族区域自治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成立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族地区各级人民政权的不断巩固和客观条件的逐渐成熟,建立土族区域自治政权的工作陆续展开。土族聚居的互助县,从1951年......查看详细>>

标签:土族

第一节 生产习俗

    土族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是这一地区的世居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勇敢、智慧的土族人民从居住地的自然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生产,并以农牧兼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在改造自然、创造......查看详细>>

标签:土族

第二节 饮食习俗

    土族及其先民最初主要从事畜牧业,饮食结构以肉酪为主。明代以来,农业逐渐成为土族人民的主要经济产业,其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以往的肉酪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粮食、薯类为主,但在饮食习俗方面仍然保留着许多游牧生......查看详细>>

标签:土族

第三节 服饰习俗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传承,服饰负载着民族发展史上的诸多信息,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重层面上折射着一个民族在成长史上吸纳别族文化、构建本民族文化过程中形成的种种文化形态,是观察民族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是表现民......查看详细>>

标签:土族

第四节 居住习俗

    土族先民在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定居生活时,在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周围民族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居住习俗。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居住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查看详细>>

标签:土族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