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十个人的世界史 > 列表
十个人的世界史 共有 109 个词条内容

元朝的诞生

    中国古代的都城长安、洛阳,都是原先就有城镇,而后被建为首都。而大都则是遵照《周礼》(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的儒教经典)中“理想都城”的描述而设计。其实中国的古城中常见的钟楼及鼓楼,也是遵照《周礼》的描述而建。另外,据...[继续阅读]

十个人的世界史

远征日本的“元寇”目的是?

    下面我们来看看忽必烈的外交政策。忽必烈在亚洲展开的军事行动中,首先要提的便是忽必烈第一次远征日本的文永之役(1274年)。“元寇”第一次远征日本,其目的很可能是为了获取制作火药的硫黄。因为火山众多的日本硫黄资源丰富...[继续阅读]

十个人的世界史

亲自骑着战象督战

    1287年,乃颜起兵叛乱。乃颜是成吉思汗分封的东方三国中势力最大一国的首领。请大家回想一下忽必烈继位之初的情景,那时东方三国对忽必烈表示支持。所以,乃颜造反时大概心里想着“忽必烈该退休了。作为当年的回报,他应该把国...[继续阅读]

十个人的世界史

保护藏传佛教

    忽必烈对藏传佛教多有保护。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佛教的传播历程。释迦牟尼去世后,佛教通过三次主要传播过程由印度传往亚洲各地。第一次是公元1世纪初,佛教通过印度西北的犍陀罗国北上传入西域,后经丝绸之路传到中国。这...[继续阅读]

十个人的世界史

忽必烈导致镰仓幕府灭亡?

    忽必烈的经济政策可被称作“白银大循环”,其中包含着极为天才的构思。每逢新年等节庆日子,世界各地有不少王族要来大都朝贺忽必烈。其中,与元朝关系良好的伊利汗国的朝贺次数最为频繁。当然,伊利汗国的使节每次都带来大量...[继续阅读]

十个人的世界史

守旧派的精英文人流落江南

    通过以上叙述,想必大家已了解忽必烈政策合理的一面。忽必烈之所以能下达合理的政策,大概源于他不受任何固定观念的束缚吧。忽必烈有一句话流传后世:“思想、宗教、信条等东西只存在于脑中,摸不着、看不见。单凭这些东西就...[继续阅读]

十个人的世界史

蒙古帝国的继承人——帖木儿

    帖木儿这位战争天才夺取了伊利汗国的全部领土,他还攻陷了钦察汗国的首都、继承了察合台汗国的主要疆域。帖木儿最初作为察合台汗国的军人崭露头角,之后他相继夺取了蒙古帝国除中国以外的几乎所有领土,建立了帖木儿帝国。...[继续阅读]

十个人的世界史

充满苦难的前半生

    巴布尔是以撒马尔罕为首都的那一半帖木儿帝国的王族。帖木儿帝国的始祖帖木儿一生从未自称“可汗”,其原因我们已在上一章做了说明。帖木儿的军事才能不亚于成吉思汗,如果他们两人交锋着实难以判断输赢。但由于帖木儿并非...[继续阅读]

十个人的世界史

亲眼见证“军事革命”

    不久之后,巴布尔的宿敌昔班尼汗也遇到了劲敌。那便是西方崛起的强大力量——萨法维王朝。萨法维王朝先后消灭了白羊王朝、黑羊王朝,势头无人可挡。1510年,昔班尼汗和萨法维王朝军队交战,昔班尼汗兵败被杀。萨法维王朝的君主...[继续阅读]

十个人的世界史

阿富汗的地缘政治学意义

    巴布尔在喀布尔城中继续思索将来的对策:不如放弃撒马尔罕,将来的出路应在“南方”。经过一番思考,巴布尔决定向南方的印度发展。我认为巴布尔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与喀布尔这座城市的地缘政治相关。我们查看阿富汗的地理位...[继续阅读]

十个人的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