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苏辙年谱 > 列表
苏辙年谱 共有 74 个词条内容

熙宁三年庚戌:三十二岁,任陈州学官

    [时事]正月,罢尚书省张方平出知陈州。二月河北安抚使韩琦请罢青苗法,王安石称疾不朝,诏谕起之。以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光固辞不拜。四月,赵抃罢参知政事,韩绛除参知政事。五月,罢制置三司条例司。八月,夏人寇环庆州,以韩绛为陕...[继续阅读]

苏辙年谱

熙宁四年辛亥:三十三岁,任陈州学官。

    [时事]二月更定科举法,专以经义论策试士。三月夏人陷抚宁诸城,种谔责授汝州团练副使,潭州安置;韩绛坐兴师败衄,罢知邓州。四月司马光判西京留台。六月欧阳修致仕。八月命王韶主洮河安抚司事。代张方平作论时事书。苏辙《陈...[继续阅读]

苏辙年谱

熙宁五年壬子:三十四岁,任陈州学官。

    [时事]正月置京城逻卒,察谤议时政者。三月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王安石求去位,帝不许。八月颁方田均税法。十月置熙河路,以王韶为经略安抚使。苏轼作《戏子由》诗,叙苏辙学官生涯之清贫。苏轼《戏子由》(《东坡集》卷三...[继续阅读]

苏辙年谱

熙宁六年癸丑:三十五岁,改齐州掌书记。

    [时事]四月诏命官举人得入学习律令。六月置军器监,以吕惠卿判监事。九月初策武举之士。二月重到汝阴。苏辙《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集》卷五):“重来东阁皆尘土,泪滴春风自不收。”《年表》:“重到颍州,有《寄轼诗二...[继续阅读]

苏辙年谱

熙宁七年甲寅:三十六岁,任齐州掌书记。

    [时事]四月王安石罢相,出知江宁府,以韩绛同平章事,吕惠卿参知政事。七月立手实法。二月李师中移牧河间,燕别西湖。苏辙《和李诚之待制燕别西湖并叙》(《集》卷五):“明年二月诏书移牧河间。……于是数与其僚燕于湖上,曰:‘北...[继续阅读]

苏辙年谱

熙宁八年乙卯:三十七岁,任齐州掌书记。

    [时事]正月窜郑侠于英州,二月复以王安石同平章事。六月韩琦卒。十月吕惠卿出知陈州,罢手实法。春末夏初苏辙游太山。苏辙《次韵韩宗弼太祝送游太山》(《集》卷五):“羡君官局最优游,笑我区区学问囚。今日登临成独往,终年辛...[继续阅读]

苏辙年谱

熙宁九年丙辰:三十八岁,改著作佐郎,签书南京判官。

    [时事]十月王安石罢相,以吴充、王珪同平章事,冯京知枢密院事。二月李肃之去职,李公择知齐州。苏辙《次韵李公择寄子瞻》(《集》卷六):“青蒲一下复东来,拥扇西风满面埃。”《年表》:“二月辛丑李肃之提举南京鸿庆宫,以病自请...[继续阅读]

苏辙年谱

熙宁十年丁已:三十九岁,送轼往徐州,旋赴南京签判任。

    [时事]七月黄河决口,九月邵雍卒。十一月张载卒。王巩建清虚堂,苏辙为作记。苏辙《王氏清虚堂记》(《集》卷二十四):“王君定国,为堂于其居室之西,……而名之曰清虚。……熙宁十年正月八日记。”《年表》:“正月八日有《王氏...[继续阅读]

苏辙年谱

元丰元年戊午:四十岁,签书南京判官。

    [时事]正月以孙固同知枢密院事。九月以吕公著、薛向同知枢密院事。正月作《祭句芒神文》(《集》卷二十六):“元丰元年正月庚申,某官某谨以肴酒之奠,祭于句芒之神。”苏辙《次韵王巩上元见寄》(《集》卷八):“平日交游徒梦想...[继续阅读]

苏辙年谱

元丰二年巳未:四十一岁,签书南京判官,因上书营救苏轼,贬监筠州盐酒税。

    [时事]五月元绛罢,以祭确参知政事。八月苏轼被捕入狱,士大夫多受牵连。十月太皇太后曹氏崩。正月七日,知徐州苏轼猎城南。有诗,苏辙次韵。苏轼《人日猎城南,会者十人,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为韵,轼得鸟字》(《东坡集》...[继续阅读]

苏辙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