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24节气 > 列表
24节气 共有 25 个词条内容

夏至:阳光盛放,日影最长的盛夏之门

    在二十四节气的循环中,夏至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标志着一年中日照时间达到最长的时刻。大约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夏至的到来不仅预示着夏季的高峰,也象征着阳光和热量的极致盛放。夏至,字面意义上是“夏天到达了极点”,在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随后日照时...[继续阅读]

24节气

小暑:夏日渐浓,暑气初起的轻炎季节

    在中国古老而精致的二十四节气系统中,小暑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大约在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到来,揭开了盛夏的序幕。这个节气象征着天气开始转向真正的炎热,尽管暑气已起,但尚未达到最为炽烈的时期,故名“小暑”。小暑的到来,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即将开始,人们需要开始准...[继续阅读]

24节气

大暑:炎热盛夏,万物繁茂至极的火热季节

    在中国古老的二十四节气中,大暑占据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通常在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到来,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正式开始。这个节气不仅预示着温度将达到全年的最高点,也象征着大地万物生长至极致的繁盛状态。大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远不止于高温的象征。它是农业生产的关...[继续阅读]

24节气

立秋:秋风起,丰收在望的季节序幕

    立秋,标志着夏去秋来,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通常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到来。这一天意味着炎热的夏季正式结束,凉爽的秋季拉开序幕,自此气温开始逐渐下降,秋意渐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秋不仅仅是一个气象学上的概念,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它是丰收的预告...[继续阅读]

24节气

处暑:夏日余温渐退,秋风送爽的季节交替之际

    处暑,标志着夏日的热浪逐渐消散,秋风渐起,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通常落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这一天意味着炎热的夏季正式结束,凉爽的秋季逐步深入,自然界开始展现出一派收获的景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暑不只是季节更替的一个标志,它还承载着农业收获的喜悦和对...[继续阅读]

24节气

白露:秋风渐起,露凝白花,预告着丰收的季节渐近

    白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位于每年的9月7日或8日,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和夏季热力的彻底消散。这一天起,夜间地面上的水汽凝结成露水,常常呈现为白色,因此得名“白露”。它不仅是自然界季节变化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秋季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露具...[继续阅读]

24节气

秋分:昼夜均衡,金秋送爽,丰收的季节在这平分之时静待盈门

    秋分,位于二十四节气之中,大约在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是昼夜平等、阴阳均衡的特殊时刻。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使得全球大部分地区昼夜几乎等长。秋分不仅是自然界中昼夜平衡的象征,也标志着秋季的深入,是秋天由温暖向凉爽过渡的关键节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秋分承载着丰...[继续阅读]

24节气

寒露:露凝而寒,秋意渐浓,预示着金秋收获的季节悄然深入

    寒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到来,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和气温的明显下降。寒露之名源于此时期露水增多且气温骤降,使得夜晚的露水变得寒冷,凝结成霜的前兆。这一节气不仅预示着冬季的临近,也象征着自然界由繁盛向收藏转变的过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寒露承...[继续阅读]

24节气

霜降:秋意浓,露化霜,收获的喜悦与初冬的气息在这一刻交融

    霜降,标志着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季节转换,通常在每年的10月23日左右到来,象征着秋季的结束和冬季的临近。这一节气以气温显著下降和首次出现地面霜冻为特征,反映了自然界由秋向冬过渡的明显变化。在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霜降不仅仅是一个农历节气,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继续阅读]

24节气

立冬:冬日序幕缓缓拉开,万物收藏,静待春回

    立冬,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到来,通常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这一天是秋去冬来的分界线,意味着天气逐渐转冷,万物开始收藏,自然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季节周期。在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立冬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节气标记,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立...[继续阅读]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