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浒》佚本
2006-06

(一)《水浒传》 都察院刊本。明周弘祖《古今书刻》著录。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二)《水浒传》武定版。明晁瑮《宝文堂书目》著录。
(三)《忠义水浒传》 一百卷,题“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百川书志》著录。
(四)《忠义水浒传》 二十卷。《也是园书目》著录。据有关学者分析,此本疑是郑藏残本,因尚未确定,故仍列入佚本中。
(五)吴从先读本《水浒传》 吴从先,明江苏武进人。他博览群籍,尤喜稗官小说,对《水浒传》更为推崇。他所读过的这本《水浒传》早已失传,幸好他写了一篇长达一千三百多字的《读水浒传》专论(见吴从先《小窗自纪》),文中叙写了该读本的故事梗概。从中可以看出,吴读本《水浒传》与现行本《水浒传》差异很大。首先,现行《水浒传》中的民族矛盾是宋、辽之间的矛盾,而吴读本《水浒传》中的民族矛盾是宋、金之间的矛盾,反应的是“宋室流离,金人相厄”的社会现实;现行《水浒传》主要突出“逼上梁山”的阶级矛盾,而吴读本《水浒传》则是突出宋、金之间的民族矛盾。其次,宋江起事的缘由,受招安的情况等,都与现行本不一样,故事中的人物也有不少改动,艺术上也存在很大不同,但其基本情节却大体一致,很可能是对现行本的改写。撰写年代应在现行本《水浒传》成书之后。
综上所述,除残本、佚本和不分回的三十卷本外,按回数多少可分为七种:计繁本三种:即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简本四种:即百零二回本、百十回本、百十五回本、百二十四回本。书中所叙事迹,或多或少,或详或略,各不相同。
另外,尚有一些与《水浒传》有关的小说,权且叫做“《水浒传》别篇”吧,现列举几例:
(一)《水浒后传》 作者陈忱,系明末遗民,明亡后,异常悲忿,一腔忠义,无可寄托,追思梁山英雄。他在作品中写梁山英雄好汉的幸存者,在贪官污吏的逼迫下重举义旗,再次啸聚山林,并积极参加抗金斗争。后分批出海,开创新的基业,据暹罗为王。
(二)《后水浒传》 成书于明末清初,正文前署“新刊施耐庵先生藏本”,显系伪托。作品借轮回转世之说把宋江与南宋初年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首领杨么联系起来,说宋江转世为杨么,与梁山泊兄弟转世的三十六人啸聚洞庭湖,屡败官兵,抗击金兵入侵。在官兵镇压下,拒不投降,而是集体升天,寓农民起义精神永不泯灭。


(三)《荡寇志》 一名《结水浒传》,全书七十回附结子一回。清俞万春所作。俞在道光年间曾多次参加镇压农民起义。该书继七十回本《水浒传》之后,演述陈希真、陈丽卿等“荡平”梁山,将水泊人物一一诛灭的故事。作者认为对起义农民必须斩尽杀绝,表现了对农民革命的极端仇视。太平军进入苏州时,曾将此书版本一火焚之。
(四)《残水浒》 此书作者非常反动,攻击梁山,不遗余力。写梁山一百八人,按其出身分成几个派系,那些原是宋朝军官的,组成军官团,反对宋江、瓦解梁山;那些绿林出身、贫寒微贱的人,在官兵的进剿下,战死的战死,被擒杀的被擒杀,结果以宋江就戮,梁山被彻底消灭而告终。
(五)《古本水浒传》 该书继七十回本《水浒传》,接写梁山好汉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的故事,对前七十回是很好的补充。
(六)《新水浒传》 张恨水著。该书对施公《水浒传》的不足作了补充和提升。如原书中歌颂梁山义军对大宋王朝的忠义,该书作者则把这种忠义扩大而为对国家民族之忠。全书重彩突现梁山百单八将英勇抗击入侵金兵的画面,显现出义军的大义磅礴之气。虽因种种原因归于失败,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昭昭与日月同辉。再者,原书写英雄归降后,曾讨方腊、征辽。张恨水则据史将讨方腊的情节删去,不取征辽而取抗金,这都较为合理。另外,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张恨水也发展得很好,如史进、卢俊义、关胜等,原书写得不够鲜活,此书则极意刻画。尤其坐最后几把交椅的弟兄们,作者从他们的灵魂深处发掘他们的美质,极力提高其人格价值,就连被人们鄙贱的鸡鸣狗盗式人物白胜、时迁,都写得活灵活现,可敬可爱。


与《水浒传》有关的小说还有许多,不再一一赘述。



更多同类【水浒博览】......
词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