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连河冲西周铜马簋

    1982年桃江县连河冲乡金泉村一农民在挖房基时发现。出土时距地表30厘米。簋的颜色绿褐光亮。器身为圆形,方折唇,束颈,鼓腹,下有长方形器座,座内有悬铃舌之纽,铃舌已失。腹部原有四耳,均已残缺。肩部饰四匹昂首伏卧的小马,小马...查看详细>>

标签:湖南百科

岳阳县筻口春秋人像动物纹提梁卣

    1986年筻口莲塘村农民在凤形嘴山上取土时发现有青铜提梁卣1件,附近还出土有铜鬲、铜盆各1件。铜器出土时距地表约1米,可能出自墓葬,但不一定是同一墓。提梁卣出土时已破损,现已基本修复。通高33.2厘米、器身高27.4厘米、口径...查看详细>>

标签:湖南百科

保靖县四方城战国青铜短剑

    1973~1982年保靖县龙溪乡四方城先后发现青铜短剑5件,完整的剑长25.2~34厘米,镡宽4.5厘米左右。有的剑镡与剑身分铸套合,有的一次铸成。这些短剑的特点是镡刹较宽,且铸有多种多样的纹饰,如云雷纹、S形云纹、贝纹等,镡两面纹饰不...查看详细>>

标签:湖南百科

春秋樊君夔铜

    此夔据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从长沙市南郊杨家大山西汉中晚期的刘骄墓中出土。器身破碎不全,惟盖局部完整。器作兽头形,四足低矮,尾端有鋬作兽形。盖饰蟠螭纹,惜上部立鸟细头断损。通高15.4厘米、长25厘米。器、盖内均有...查看详细>>

标签:湖南百科

春秋“武王”铜戈

    长沙市近郊出土。色泽碧如翠玉。长胡四穿,三刃式,内端有“武王之童皙”铭文五字。此项铭文,非铸非刻,系用金属模锥压而成。...查看详细>>

标签:湖南百科

战国人物龙凤帛画

    1942年2月长沙市东郊陈家大山的一座战国楚墓里出土。此画是在一块深褐色帛上,用墨绘成,兼用白粉,但多脱落。画高31厘米,宽22.5厘米。画的主体为一妇女,头梳发髻,垂于脑后,身着绣有云纹的广袖长袍,腰束宽带,下摆前后分张,像倒悬...查看详细>>

标签:湖南百科

战国龙凤纹铜壶

    长沙近郊楚墓出土,缺盖。高28厘米、腹径19.5厘米,口径10.4厘米。全部花纹分作四层,其中腹部三层,口沿下一层。每层饰以极细致的蟠龙蟠凤交错图案,双耳作兽面衔环,为楚器中之精品。...查看详细>>

标签:湖南百科

战国铁足铜鼎

    长沙市郊区楚木椁墓出土。保存完整如新。此鼎三个兽面蹄足系用铁铸,器身纯素无纹,青铜铸造。盖饰三羊,鼎内和盖内外分别刻有“右��刃”三字。器高28.5厘米,腹径23.4厘米。...查看详细>>

标签:湖南百科

战国“武安”铜戈

    长沙陈家大山出土。铭文分别在戈内的两面,一面为“武安”二字,一面仅一“兵”字。笔划甚粗,“武安”在今河北省涉县东北,位于漳河的上流,战国时为武安邑。《史记·白起列传》载:“白起迁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查看详细>>

标签:湖南百科

战国采绘漆柲铜矛

    长沙市郊出土。全矛保存完好。漆柲系用坚韧木质制成,髹以茶黑色漆,接近矛头处较大而扁。上面用红、黄色采绘成对称的云钩图案,近矛的一端,则用朱采绘成三角云纹。矛刃部甚宽而长,銎端作八棱凹条纹饰。镦底作三叉形。通长...查看详细>>

标签:湖南百科
百科知识